观点作者:Slava Demchuk,AMLBot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亚洲的加密货币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损失超过150亿美元,超过2024年,包括东南亚的Bybit和“杀猪盘”骗局。大多数引擎围绕西方洗钱的类型学构建。它们忽略了针对每个地区量身定制的洗钱渠道,这些渠道正在亚洲各地涌现。

区块链分析公司必须建立定制的区域风险库,并与当地执法部门合作,以打击亚洲加密货币犯罪的水平和规模。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犯罪资金仍然能够在明面上潜伏,并颠覆全球合规系统的完整性。

西方工具,东方漏洞

全球风险引擎最常针对北美和欧洲的混合器、搅拌器和中心化入金点。但亚洲的金融地下使用不同的武器:泰国的无牌OTC柜台、菲律宾的移动支付通道,以及不触发当前合规视角下红旗的非正式点对点停车方法。

随着相应的资金流动,这些钱包构建了钱包集群和流动模式,绕过了传统的检测规则。收益通常被闲置或谨慎地分层,然后最终进入去中心化交易所,让洗钱周期滑过一般合规触发器。

本地问题需要本地地图

在亚太地区有效监控犯罪的能力基于司法管辖区级别的专业知识。这包括绘制典型策略,如通过新加坡空壳公司进行循环交易,或使用印尼电子钱包分层交易。分析提供商必须摄取本地发布的链上数据,并持有活的类型学,以模拟实时洗钱创新,而不是等到为时已晚再进行逆向工程。

建立区域风险库——标记钱包集群、已知的不良行为者和独特的进出通道——是基础。这些工具必须内置于执法引擎中,而不是在骗局成为新闻后才附加上去。

与执法部门建立桥梁

仅靠数据无法阻止犯罪。当地监管机构通常对区块链不太熟悉,私人分析公司需要法律授权才能采取行动。这就是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至关重要的地方。PPP可能正式允许安全的数据共享、联合培训和实时警报。

这些合作伙伴关系已经结出硕果:在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执法部门使用实时仪表板和分析软件在报告欺诈后数小时内冻结资金——相比过去需要数周或数月。这些不是假设;它们是节省数百万的运营效率。

执法是信任和发展的基础

在越南、泰国和印度等市场,加密货币的零售参与正在蓬勃发展,但如果没有执法信心,这种增长将面临风险。我们必须激励投资者留在一个欺诈猖獗的市场。公私合作展示了保护消费者的承诺,允许共同制定规则,并支持零售和机构市场参与者的长期参与。

批评者认为,区域合规存在危险。不同的全球标准、链上隐私和政府过度干预都是现实问题。隐私保护设计——如短期数据保留、许可审计跟踪和执法报告的发布——可以保护用户隐私和法律责任。

本地专业能力决定胜负

那些与具备极致本地合规能力分析服务商合作的加密企业,将赢得对冲基金、银行及托管银行在亚太地区投资委托。机构投资者寻求的是区块链生态健康度,以及供应商对本土环境理解力。如果厂商依赖“一刀切”的合规模型,将面临失去交易所上市资格、投资者信心乃至区域准入权利等多重风险。

要推动这一模式落地,行业联盟必须与分析服务商协作,共同开发覆盖APAC全域(亚太)的合规标准。这一过程应当聘用熟悉地下金融活动的本土专家,并建设司法辖区专属风险库。

同时,与监管机构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同样重要;这将实现即时协作与执法权力。而泛APAC合规架构还应通过季度影响报告实现透明度,以评估该模型防范跨区域洗钱效果如何。

下一轮爆发取决于信任

亚洲正站在十字路口。如果没有因地制宜的风险检测和跨领域协作,这里可能沦为“蛮荒西部”。但只要基础扎实,就有望成为建设合规且以创新为核心加密经济体的新领袖。唯有深入了解亚洲地下金融语言,并携手地方执法力量,我们才能重塑信任,把握下一个增长篇章。

观点作者:Slava Demchuk,AMLBot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相关推荐:分析师:比特币(BTC)9万美元的价格是"闭眼买入"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