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清算银行(BIS)提出了一项基于来源的加密货币到法币出金渠道风险评分系统。
在周三发布的BIS公报中,该机构概述了"加密资产反洗钱合规方法",建议在加密货币兑换为法币之前为其分配合规评分。
"基于特定加密资产单位或余额与非法活动关联可能性的反洗钱合规评分,可在与银行系统接触点进行参考,"文件表示。该评分将用于防止非法资金流入,并鼓励加密货币市场参与者履行"注意义务"。
BIS表示,依赖可信中介机构的现有反洗钱(AML)方法在加密货币环境中"效果有限"。公共区块链交易历史可为合规监控提供有价值的工具。
稳定币是非法加密货币流动的主要载体
BIS声称,自2022年以来,稳定币已超越比特币(BTC),"成为使用加密货币的犯罪分子的首选资产"。该文件引用了加密货币取证公司Chainalysis和TRM Labs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稳定币约占所有非法交易的63%。
BIS的反洗钱合规评分将参考比特币未花费交易输出(UTXO)或稳定币情况下的钱包。将设定风险阈值来决定是否允许或拒绝出金请求。该机构建议加密货币出金渠道应负责遵守此类系统。
"对这些实体施加注意义务将激励它们避免接受或支付被污染的代币,因为不合规可能导致罚款或其他处罚。"
该提案还指出,个人持有者可能面临合规要求。BIS表示,虽然在合规信息稀缺的情况下,用户可能善意地收到了被污染的资产,但"如果有广泛且价格合理的合规服务提供商,这样的论点说服力会较弱"。
BIS预测,在这样的系统中,被污染的稳定币可能以折价交易。风险评分还可能"在代币在无许可区块链内移动时伴随其移动——将评分嵌入UTXO或钱包本身"。
据BIS称,这将导致用户也被施加注意义务,可能影响完全去中心化交易中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