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发布了关于加密货币托管标准的新指导意见,立即生效,引入了全面的安全要求,并禁止在冷钱包实施中使用智能合约。

在周五发布的通函中,监管机构为虚拟资产的持牌托管人制定了详细的控制措施。这些措施包括要求使用认证的硬件安全模块,仅允许向白名单地址提取资金,并维持一个24/7的安全运营中心以监控系统、网络、钱包和基础设施。

用于签署交易的私钥环境也应与外界隔离并进行物理安全保护,私钥的生成和保存应离线进行。监管机构建议“严格的多因素物理访问控制”。

“展望未来,这些标准也将构成虚拟资产托管服务提供商的核心期望,并有助于在整个行业中建立一致的虚拟资产托管框架,”通函中写道。

冷钱包不使用智能合约

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是禁止在冷钱包中使用智能合约。通函指出,“冷钱包实施不应在公共区块链上包含智能合约,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与链上智能合约相关的潜在在线攻击向量。”

智能合约被机构托管人广泛用于热钱包和冷钱包。例如,BitGo 使用以太坊智能合约,这些合约针对热钱包和冷钱包进行了优化,并详细介绍了其智能合约多重签名模型用于基于账户的链。

Safe,前身为Gnosis Safe,是另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托管解决方案,Messari的报告称,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它在超过25个部署的智能账户中持有720亿美元。

总部位于美国的上市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在2024年3月称Safe是“多重签名服务的领先提供商”,强调了香港此举可能引发的行业反对。

香港打造加密热点

香港正通过快速推进规则和市场准入,成为亚洲的加密热点。监管机构在2024年4月批准并推出了现货比特币和以太坊ETF,为机构提供了合规的敞口方式,并在2月制定了ASPIRe路线图,在扩大准入的同时加强托管、产品和市场结构的保障。

同时,香港持续扩充持牌交易所名单,并落地完整的稳定币监管体系。2024年下半年,更多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取得牌照,香港稳定币法于8月1日正式生效,相关持牌发行方的公开登记册即将推出。

相关推荐:Garantex被曝早备"监管规避预案"应对当局关停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