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证监会(SFC)针对提供质押服务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发布新指引。
在星期一(4月7日)的公告中,证监会宣布了针对提供质押服务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及参与质押数字资产的本地认可基金的新指引。该公告是在证监会投资产品部执行董事Christina Choi近期于香港Web3嘉年华上的发言后发布的,她表示:
“证监会致力于支持香港的Web3发展历程。”
在公告中,监管机构表示它“认识到质押在增强区块链网络安全性方面的潜在好处,以及让投资者获得收益的可能性。” 因此,最新指引允许加密货币交易所提供质押服务。
香港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Ex.io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hen Wu告诉Cointelegraph,该公司感谢监管机构“允许持牌平台在明确和负责任的指引下提供质押服务”。她说:
“证监会的公告表明更多的大门正在打开——不仅是对质押服务,更是为了让更广泛的Web3产品在受监管和可信的框架下成形。”
Chen充道:“香港正在将自己定位不仅仅是一个合规市场,而是一个真正的Web3应用中心,在保护用户利益的同时不阻碍发展进程。”
质押服务新规
监管机构在其最新发送给管辖范围内加密货币交易所的通函中传达了新规。证监会要求加密货币交易所在提供质押服务前获得书面批准,保留对质押虚拟资产的控制权,并且不得将托管权委托给第三方。
从事质押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必须向客户披露所有相关风险及费用、最低锁定期、解除质押流程、中断流程和托管安排等细节。最后,服务提供商必须向证监会报告其质押活动。
类似的通函也发送给了受证监会监管的加密货币基金运营商,新规适用于净资产价值10%以上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数字资产的基金。基金只能购买同样对本地公众直接可得的虚拟资产,并且必须依赖证监会授权的平台。禁止杠杆敞口。
如果符合基金目标,基金可以参与质押,同时需要提供明确披露和强有力的控制措施。如果质押实施导致重大策略或风险状况变化,可能需要投资者通知甚至股东批准。
香港押注Web3
在最近的演讲中,证监会的Choi 承认Web3领域仍在发展中,“其全部好处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展现,很可能会经历波折。” 她以非同质化代币(NFT)的投机行业为例,证明当前监管方式需要谨慎:
“因此,与其追逐每一个新的火花,我们相信务实的方法——加强基础,培育一个支持性的生态系统,让Web3能够以可持续的方式蓬勃发展。”
这些官员的评论是在近期有报道称加密货币交易所Bybit宣布关闭其NFT市场后发表的,因为市场正在失去动力。这一决定紧随主要NFT市场X2Y2在3月底宣布的类似决定。
非同质化代币市场正经历显著下滑。在Bybit宣布之前364天,每日NFT交易量超过1800万美元,而在决定关闭平台时仅为534万美元——下降了70%。
在论证为什么Web3公司应该选择香港作为总部时,Choi 指出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排名第三。此外,当地监管机构为加密货币行业公司制定了明确的指引,香港还提供了便捷的亚洲市场准入渠道。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前十名 资料来源:LongFinance
在结束语中,Choi表示:“今天我们站在传统金融和数字经济交汇的十字路口,这将为我们的金融市场带来有前景的成果。” 她补充说:
“从零到一的突破已经实现,未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培育这种融合,也就是我们如何从一到百。”
她的声明呼应了香港金融科技行业自2022年以来250%的增长。证监会最近推出了一项新路线图,将香港定位为全球加密货币中心。
“ASPIRe”路线图旨在为本地虚拟资产生态系统做好未来准备。它包含分布在五大类别的12项举措,包括提供市场准入、优化合规和框架以及提高区块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