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三家联邦监管机构周一联合发布文件,详细列举了银行若决定为客户提供加密货币托管服务所面临的风险。

该公告指出,此文件"并未创建任何新的监管预期",但它可能为考虑进入加密货币领域的银行提供重要参考框架,正如一些市场报道所暗示的那样。

根据这份名为"银行组织的加密资产保管"的文件,银行的风险评估应包括理解这一复杂且不断演变的资产类别的能力;加密资产丢失时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与《银行保密法》和反洗钱法规相关的法律合规义务。

“银行组织的加密资产保管”摘录。来源:FDIC

文件中指出:"提供加密资产保管服务可能需要大量资源和专注度。"负责发布该文件的三家联邦机构分别是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货币监理署(OCC)和美联储理事会。

通常,金融机构会委托第三方来托管其加密资产。例如,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BlackRock)先前使用Coinbase,后来转向Anchorage托管其比特币(BTC)。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纽约梅隆银行(BNY Mellon)也为客户提供数字资产托管服务。

该文件特别强调,银行"对次级托管人执行的活动负有责任"。这一指导在未来可能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当银行的托管方遭受黑客攻击导致加密货币丢失时。

监管机构指出,完善的审计计划至关重要,应充分考虑加密资产的特殊性,包括密钥生成、资产转移和结算相关控制措施,以及员工专业知识储备。如果银行内部不具备相应审计能力,"管理层应聘请适当的外部资源...以评估加密资产托管运营状况"。

更为宽松的监管环境可能吸引银行入局

有迹象表明,部分银行正在考虑进军加密货币领域。今年5月,《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一组大型银行正处于"初步讨论阶段",计划联合发行加密稳定币。

银行可能认为当前监管环境更为有利,特别是随着监管机构简化了进入加密领域的途径。例如,美联储已从银行监管框架中移除了"声誉风险"标准,批评人士认为该标准曾被用来不公平地针对加密货币企业。

同样在5月,代理审计长Rodney Hood向银行和联邦储蓄协会发出通知,表示它们可以按照客户指示买卖其托管的加密货币。2025年,FDIC进行了"监管重置",放宽了对银行的加密货币限制政策。

一些原生加密货币公司则选择了相反路线:自身转型为银行。7月2日,XRP的创建者瑞波(Ripple)向OCC提交了银行牌照申请。稳定币USDC的发行方Circle也采取了类似行动。

相关推荐:曼昆资深律师:链接现实!RWA合规现状+全球监管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