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中文·币圈开麦》是 Cointelegraph 中文站旗下打造的月度加密音频访谈栏目,于每月最后一个周四晚 7点准时开播。节目邀请来自区块链、Web3、DeFi、稳定币、以太坊生态、政策监管等多个领域的核心从业者与观察者,走进直播间畅谈行业热点、市场动态与深度观点。在轻松开放的对话氛围中,为听众呈现一个更真实、多元、前沿的加密世界。
本期访谈的主题是:Genius法案通过对稳定币意味着什么?
我们邀请到的嘉宾包括:
DePIN赛道中的创新者Cudis的创始人 Edison
加密货币基金IOSG Ventures的创业合伙人Mario Lin
专注于将AI与知识产权融合的Layer1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Camp Network的亚太区负责人Mike
中文社区知名KOL Hippo河马
(音频转录文字经过AI处理,完整音频请移步X平台收听)
主持人Eva:
美国国会不久前通过了天才法案,为稳定币设定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监管框架,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关于稳定币的合法性、透明度,还有未来应用场景的一些讨论。今天我们其实就邀请到四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一起和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稳定币的发展机遇,挑战合规趋势,还有它在全球支付格局中的一些重新定位。
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的嘉宾阵容,首先是Depin赛道中的创新者Cudis的创始人Edison,Edison可以跟大家打一个招呼。
Edison:
感谢Cointelegraph中文和邀请,对,很高兴今天来这边跟大家一起讨论。关于稳定币,Cudis也是上个月我们刚刚做了TGE,我们是一个在Solana上面这样一个项目,然后帮大家track每天的健康数据,然后同时给大家提供我们的代币以及我们的合作伙伴代币作为一个奖励。对,然后支付其实也是我们很关注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我觉得支付是稳定币最大的一个应用场景,我们其实也在研发tap to pay的一些方向,所以很高兴今天在这里可以跟大家一起探讨关于稳定币的发展。
主持人Eva:
好的,谢谢Edison,还有加密货币基金IOSG Ventures的创业合伙人Mario。
Mario:
大家好,我是IOSG的EIR Mario,过去一段时间一直是在Web3行业创业,平时也会写一些文章,分享一些自己的感悟,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聊聊天。
主持人Eva:
还有我们专注于将AI与知识产权融合的layer1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Camp Network的亚太区负责人Mike。
Mike:
大家好,我是Camp Network的亚太区负责人Mike,谢谢大家,
主持人Eva:
还有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中文社区的Kol和马。
Hippo河马:
大家好,我是河马。非常荣幸就是能够参加咱们币圈开麦的第一期,刚刚我没听没听清,好像是第一期的活动,我真是特别荣幸,对,然后我大家可以叫我河马就可以,因为我以前做社区的,做NFT社区的,但是后面的话NFT不行了,然后就慢慢的去转型,做自己的个人账号。对,所以现在每天比较佛系的去分享一些,主要是给大家充值一下信仰,对分享一些宏观的或者说我个人关心的一些东西。
主持人Eva:
我们的第一个问题的就先从最核心的一个政策变化来说起,天才法案的通过其实被市场认为是稳定币监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这个法案可能会对美元稳定币的发行、托管、合规带来怎样的影响,我想这个问题先请Mario来谈谈你的理解,然后Edison请你再来谈一下在现实资产落地落地中有没有感觉到风向变了?
其他的嘉几位嘉宾也可以再补充一下你们的视角。
Mario:
我觉得主要法案通过为稳定币的发行和流通给予了一个相对清晰的法律监管框架。它的好处我认为主要有三点,第一点就是可以让相关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有了一个参照。第二个好处就是相关企业在开展业务的时候,也有了一套可以依据的法律标准促进创新。第三个好处就是它也可以加强对投资人的保护,避免类似Luna的事件再次发生。
Edison:
我做一些简单的补充。其实我觉得在所有的跟crypto有关的法案上来讲,美国其实一直都走在比较领先的或者是监管比较靠前的位置。看到天才法案的通过,我觉得也是进一步的确立了美元在链上稳定币的主导地位,现在大部分的其实核心的稳定币的资产还是跟美元对息息相关的。
当然我们现在能看到整个cycle的变化来看,我差不多是16年进圈的,可能最早的那几年还是以东方的这些资本也好,然后,包括整个矿工跟能量在主导着市场。
到了最近这几年的话,更多还是西方的,包括从稳定币的体量占比来看,美元相关的稳定币也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的。
但当然我觉得在这个角度上来看的话,其实肯定对行业发展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在稳定币能顺利的继续往下推行的话,我相信除了美国以外,其他的各个国家也会去采取一定的动作,然后去在本国的法案里面去参考天才法案,看是不是我们也可以期待一下,看是不是未来有更多的国家会去把稳定币也就是进一步在监管上去把它合法化。
我也相信其实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力。因为在未来我相信整个围绕着稳定币的使用场景,尤其是C端的日常支付,以及这些包括U卡也好,或者说,包括像我们做项目大部分的VC现在打款从原来的可能比特币在访到现在的stablecoin,那也在未来的兑换以及使用跟支付方面会有更好的更顺畅的通路,不会像过去几年比较麻烦。
对,所以我觉得整体来讲,对于整个市场还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主持人Eva:
刚才我们说到一些其他国家的推进,确实除了美国之外,我们看到亚洲市场的监管步伐也在加快,尤其是香港地区,我们看到它最近密集的发文并筹备发放牌照的一些事情,这个问题我想先问一下Mike,请问你们公司现在在亚太市场的布局是怎么样的?能否分享一下你们在最前线感受的感受到的这种最新监管动态?
河马,请你也帮我们去梳理一下,从用户和社区的角度来看,大家是更欢迎这种监管框架了,还是说也有人会担心它限制了一些使用自由?
Mike:
其实在因为我们是 AI加IT,我们有很多的生态有非常多的消费者相关的应用APP我们在支付这一块是非常的重视的,对于在做供应的以后,我们的钱包都会考虑到出入金的问题。
为了保证web2用户的使用,因为稳定币一旦发行了,它的应用场景就会越来越广泛。除了做AA钱包之外,出入金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像我们一般出入金都要去交易所或者是跟人线下去兑换,但是我们Camp Networ主要就是直接在通过我们自己嵌入的社交红包里,可以直接就是出入法币。
Hippo河马:
我觉得觉得美国天才法案通过,其实对币圈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虽然说在我看来,稳定币主要是为了给他们美元赋能,因为全世界都在搞去美元化,或者说比如说我们人民币都在推人民币结算方面,但是如果说他抢先一步去将加密的稳定币合法化,然后肯定就抢占了一个先机。
其实美元在这块稳定币这块本来就是有先机,然后他就相当于把自己的优势稳固了扩大了,然后美元稳定币市场越来越大的话,对于消化美债这块也是有比较大的帮助的。
然后我们说回到像亚洲这边,比如说香港地区这边在推的稳定币政策,对于社区来讲长期看,对于社区和我们普通玩家来讲,长期看肯定是有好处的。
但是短期的话,其实我觉得有一些失望,比如说今天香港地区发的一个就是关于稳定币这一块,他要求这个是稳定币持有者要KYC, 交易稳定币要KYC, 这个就相当于是说的不好听,现在就是说我如果转账,比如说我转给一位我的朋友,当我想提现的时候,对吧?当我想提现的时候,那么他要验证我的KYC身份,如果我一直不KYC的话,比如说我一个大陆用户,我没有办法到那边去KYC,可能这个笔这笔钱怎么处理,对吧?使用起来就很困难,所以短期来看,从我们个体投资者和社区的我也看到推特上的一些推文,大家其实对这一点是非常反感的,就有一点就表面上是在迎合,但其实完全没有去中心化的精神,它只是说建立在链上,但是并没有什么去中心化的精神。
但是长期来看的话,因为加密货币我们这个行业,币圈已经成长到不得不去监管参与的地步了,是因为它现在已经比很多国家的体量都大,用户量也非常大,所以你如果说不监管的话肯定是不行的。然后你看香港的包括KYC政策,后来我想了一下他为什么要这么干,也是为后期的可能合法化之后的叫加密货币的纳税这一块对吧?
他做一个先行的,就先创造一个先行的条件,比如说你KYC搞定了,如果你后面进行港元稳定币推出的时候,那么你就得纳税,可能是后期,这是我的一个猜想,但是长期看,我的观点是长期看肯定是利好的,毕竟可以有越来越多的钱更方便更合法的去进入我们这个圈子,进入我们这个圈子之后,他不仅仅是理财对吧?他还要去购买一些加密产品,比如说比特币,总体上对于我们流动性,这面肯定是有加强的,但短期内可能就是执行起来会让有一些人,包括我在内的有一些个体投资者或者我们从业者会有一些失望,但是我们可能就是需要短期降低一点预期,但是长期的保持乐观。
对,这是我的观点。
主持人Eva:
从实用的角度看,确实稳定币正在切入一些传统金融吃不下的那些场景,像是跨境支付还有B2B结算。甚至在一些本国的货币不太保值的这种国家,比如说越南,我身边有朋友去那边旅游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可能有一些水果摊贩什么的,在用USDT去做一个结算了。
下一个问题我想问一下Edison,可不可以从你观察到的一些实际运用中去举个例子来谈一下稳定币使用的一些真实效率?
Edison:
其实因为我自己算进圈时间相对早一些,其实最早可能到现在大部分的个人的就是资产相关的都是围绕着crypto,90%到95%吧。其实在以前大家在crypto里面,比如说交易赚钱或者说投资赚钱,其实再想去到支付跟消费这一块其实是比较麻烦的。
你需要先把你的crypto换成法币,然后再去做一些支付,无论是银行卡还是便捷一些支付方式,外贸也好,或者说paypal也好,或者支付宝微信也好,现在有了大面积被推行跟使用的稳定币之后,其实我觉得最好的一点去各国出差几乎可以不用现金了,只要当地支持一些这种Apple Pay或者是visa,master这些支付,可能只要我有一张U卡,然后里面充了U,我其实可以很方便去做这些支付,当然有一些可能也基于发卡方的收费方式,可能会有一些小额支付的费用,总体来讲的话,还是方便了很多的,包括像有一些可能你去买一些贵一点的东西,或者做一些比较高额的支付,基本上现在的,我们能看到市面上的一些卡,无论是一些比如像debit card,这些卡基本上都是可以满足大家日常使用的需求了,而且能不出问题。对,我觉得这个其实很重要,因为大家把钱放到这些卡里面,然后包括这些发行方,其实更多是希望首先资产安全且支付顺畅,包括在一些比较多的或者说crypto友好的国家,像迪拜也好像新加坡也好,包括像那样一些其他的国家,基本上我感觉就是你crypto做支付,大家都是很方便的,然后甚至大家现在就是订机票订酒店,其实稳定币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样的话其实解决了很多,尤其针对crypto内地的用户,从加密货币到法币的兑换的损耗,其实基本上在日常消费场景上几乎可以降到最低。
同时在一些我们看到的这种国际贸易上,因为最近几年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的冲突比较大,其实像很多东欧的国家,包括像亚洲的国家,包括像一些北美的商户,虽然这个国家之间打架对吧?但是大家生意还是要做,做生意过程中,其实很多所有的支付这些其实都是没办法进行的。大家收款打款都遇到很大的问题,但有了大家对于稳定币的认知以及它的合规合法化,其实很多大小商户跟商家以及合作方他们都可以开始接受,你用稳定币做一个支付的方式,其实这就大大降低了大家沟通的成本,以及可能需要支付的一些费用,以及包括一些银行开户的这些问题。
所以我觉得体感上来讲,这一年我觉得稳定币发展真的很快,而且同时在生活里面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
主持人Eva:
我们看到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的稳定币其实是锚定美元的,但是像刚才我们提到的确实亚洲这边也在发展,计划推出一些什么港元稳定币什么的,我想这个问题问一下Mario和Mike, 你们是怎么看这种去美元化的锚定探索,你们觉得他们是一个政策博弈的产物,还是说是市场真实需求的一个反应?
河马,从社区讨论来看,你觉得大家真的会用非美元稳定币吗?还是说更倾向于我用习惯了就好?
Mario:
好的,我觉得这个问题从趋势上来看,肯定还是需求推动的一个发展的结果。因为随着web3的进一步发展,链上资产在普通投资人的资产组合里面的占比会越来越高,那么随之而来的投资人他可能会有更多样的资产配置的需求,这样的话比方说一些外汇、大宗商品、股票、债券等资产,其实都是可以期待的。
Mike:
我觉得短期来看美元的稳定性还是占大部分.。所以现在法案发布的核心逻辑其实也是扩大美元稳定币。但毕竟稳定币可能,比如说应用场景什么,大家会跟着美国去做,扩大自己的应用程度,比如说在香港发行的稳币的牌照,还有新加坡,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时代推动的影响的过程。
就是美元先把它扩大,然后这种场景更多的时候可能会形成实际操作上的,然后目前来看的话是亚洲这边的稳定币,他是严进宽用的状态,就是说发的牌照很少,但是趋势是比较重要的,我相信我觉得在不远将来大陆可能也会开放稳定币的发展,因为这个时代的潮流不能推动,可以推动一切只能顺应潮流。
Hippo河马:
从我的角度来讲的话肯定是有的。尤其是一些通过这个契机,从web2进入到web3的小伙伴,他肯定是有的。就像我们一开始刚入圈的时候,我不确定你们是怎么一个习惯,但是我身边当时我们十几个一起入圈的小伙伴就是基本上都是讨论比特币的价格,就是计价单位是人民币,也就是后面慢慢的圈子广了之后,熟悉了这个圈子之后,才去把交易所里面的计价单位去改成了USD这样来计价。
所以我觉得大部分新手小白来讲,在从这个契机稳定币这个契机进入圈内的话,他应该还是习惯于去用自己本地区或者本国家的区域性的稳定币,他用起来比较放心对吧?他也不用去考虑汇率,也不用考虑中间会不会有什么差错骗子之类的对吧?这是一点。
然后其次有一些可能功成名就的大佬,他在退出的时候应该会对这个区域性的稳定币可能会有一定的需求。比如说他可能保持一半的美元持仓,然后保持一半的其他稳定币,他要回归消费对吧?但是我觉得体量肯定还是以美元稳定币为主,因为在我们实际的交互的过程当中,包括跟不同国家的web3的玩家交流当中,还是以美元计价比较通用。
甚至于我觉得后面比如说香港地区来说,就算后面香港地区那边的交易所,然后统一采用港元计价,但是他最终还是会形成一个与其他地方交互,还是会自动去兑换为美元为单位,然后这样形成一个动态的汇率,那样的话就造成美元越稳定,然后其他地方的稳定币越不稳定这样一个状况,所以说我觉得应该是不会有太大的体量。
主持人Eva:
那么我觉得你说的这个点其实非常的新,美元更稳定,可能其他的币更稳更不稳定,这个是我第一次听到的一个说法。我们最后的话就来稍微做一点总结,我们今天聊了政策、市场、场景和结构,如果只能选1个的话,我想问一下4位嘉宾,你觉得当前稳定币生态中最迫切、最卡脖子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Mario:
我认为目前最大的痛点其实还是在于本地相关工具的一个应用性上。因为天才法案通过之后,其实它是为支付型稳定币扫清了法律上的一个障碍。所以稳定币市场它迎来的一个增量用户,我认为大很大的一个比例是来自于传统电子支付的场景。那么对于捕获这部分用户来说,易用性就非常关键,因为相对于传统的电子支付手段来说,稳定币在使用的时候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比如说转账理等,所以我认为应用性方向还是比较容易找到。
Mike:
我也同意这一点,就是它的分发场景比较单一,因为现在大部分的那种场景有些主要有三个,主要是用来炒币,第二个是crypto公司发工资,还有第三个用来支付。虽然这三个应用场景其实都挺大的
然后支付场景的话,增长我觉得相对比较的缓慢,而且就是说法案颁布以后,合规只能是大公司,因为小公司的话要非常多的材料,所以大部分的小公司是没有办法去做稳定币,是大公司直接垄断了稳定币的发行和应用场景。
Edison:
其实,我是觉得就是说在未来发展里面,肯定还是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国家能去推出他们的稳定币,这样的话我相信整个对于cryto的mass adoption有很好的帮助。
现在来讲的话,我觉得其实还是在我觉得这一波其实能看到大量的就是web2的一些用户开始知道了解,并开始可能询问一些关于稳定币相关的概念,甚至在寻找一些可能股票相关的标的,或者说一些crypto相关的标的,大家可能开始慢慢熟悉这个东西,我觉得可能在未来的发展里面稳定币是一个很关键的武器。
但当然了,我觉得可能从法案落地到合规,再到更多的应用场景落地和更多的用户跟商业上的应用进来肯定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而且可能不在这个行业里面的人,他可能对这些东西对crypto本身,就是对加密货币本身,对这一类的资产本身它是不一定有足够的安全感的,可能在他不去有很多国际支付场景的诉求的时候,可能稳定币本身对于他来讲的使用的这个需求也不是那么强烈。
但我相信如果更多的人可能去在一些场景里面,或者在海外消费的一些场景里面,体会到了,甚至在一些电商跨境购买一些东西的时候,体会到了稳定币的好处的话的增长速度起来的话会是很快的。
Hippo河马:
我觉得最大的痛点可能就是你满心欢喜的去发行了一个稳定币,然后没人用。然后还有关于监管的和监管和去中心化这种平衡性不好把握,你搞得太严了,然后完全就流通不起来,搞得太松了,然后又可能去触动自己本国货币的这一个货币的价值稳定性。所以这个也挺难的,现在的话你看大部分的地区都是跟着美国,跟着一阵风来去做,甚至于他们的专家团队全部都是外行人。所以我觉得在后面还是挺任重道远了。
主持人Eva:
非常感谢4位嘉宾今晚带来的深度观点。
从政策技术到场景到用户,稳定币曾经被低估的中间层,如今正在逐渐成为加密世界里最具战略意义的一个基建力量。非常感谢大家收听我们今晚的币圈开麦,也非常感谢4位嘉宾的参与,希望大家能够关注Cointelegraph中文,后续对本场space直播的一个报道。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