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来自:Katherine Kirkpatrick Bos,StarkWare总法律顾问

随着华盛顿对加密货币态度转向温和,英国的监管机构则在倒计时,准备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正计划在2026年前推出一种全新的"准入门槛"授权制度,涵盖更广泛的加密活动。

如果你不在英国,可能很容易对此掉以轻心,但随着监管框架的逐步建立,监管机构也可能借鉴其他司法辖区的经验和灵感。加密货币是全球性的,其中的挑战和机遇之一就是必须同时关注多个司法体系的动态。

比反洗钱更大的监管网

FCA过去一段时间的加密监管重点主要集中在反洗钱(AML)审查上。即便如此,通过也绝非易事——自2020年以来,仅约14%申请强制注册的公司获得批准。

AML注册实际上只是一个狭窄的监管视角,它并不是一种许可或监管制度。而现在,FCA想走得更远。根据FCA支付和数字资产负责人Matthew Long的说法,到2026年,该机构计划监管更广泛的加密活动——可能包括稳定币发行、支付服务、借贷、交易所等。

听起来比AML要大得多?确实如此。虽然AML或更广义的反欺诈措施对任何中心化加密企业来说都非常重要,但更复杂的监管体系对企业而言可能意味着机遇,也可能是陷阱,具体取决于企业本身的成熟度。真正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规则的具体形式仍在变动中,也就是说,"监管范围"仍有调整的空间。

这对开发者意味着什么?任何正在构建二层(L2)网络或其他可能涉及资金流动结构的项目——比如跨链桥或链间兑换——都有可能进入监管视野。

无国界的影响

"那是英国的事,我在美国(或新加坡、开曼、其他地方)。"就像FCA会参考国际模式来规划自身路径一样,这类监管框架也极易传播至全球。想想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传播速度之快,关于数据保护的观念是如何迅速蔓延的。加密货币同样没有国界。

如果英国构建了足够健全的监管体系,其他司法辖区可能会借鉴。如果你的企业服务对象超出本地市场,用户群是全球性的,那么就不能以"我们不在英国"为理由忽略其规则。

以稳定币为例:如果FCA要求严格的储备金披露或近乎实时的审计机制,稳定币发行方可能需要在全球范围内统一实施这些标准。统一总比碎片化好,而这正是英国本地规则可能演变为事实上的全球基线的方式。

开发者不能再按下"打盹键"了

开发团队可能看到这些新闻时会认为:"监管的是托管机构、法币入口那些公司,不关我的事,我只是部署合约。"这样的想法很诱人,但却短视。如今的许多应用都内嵌了借贷池、稳定币流动性、质押服务,而这些正是监管机构可能归类为"支付服务"或"借贷"的活动。

如果一个协议是上述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那么它可能就会面临监管提问。FCA明天不会敲你家门,但开发者现在就该考虑以下几点:

  • 控制与托管:如果某基础设施管理用户资金——即使只是短暂时间——这可能就构成了"托管",那相关风险就该纳入整体产品设计。
  • 类支付功能:根据整体架构和中心化程度,如果某DApp模仿或促进支付、稳定币转账或借贷功能,可能就需要获取许可。
  • 地域范围:你也许没有英国实体,但要考虑你的用户群。你的前端是否面向英国用户?如果是,就不能自选退出这些规则。别忘了FCA在2023年推出的加密营销规则有多么严格。

合规的积极面

我们常把监管视作"禁忌词",但以当前或未来监管为基础进行开发,其实可以让你先人一步。开发地理围栏(Geofencing)、KYC插件、风险分析工具的团队,在关键市场强制要求用户保护层时将更具优势。

如果你正在开发一款App、L2、跨链桥或其他协议,提供可选的合规功能切换甚至能成为竞争优势。你甚至可以告诉机构合作伙伴你已具备所需防护措施。当然,这需要额外投入,还要平衡社区形象、使命、用户体验等主要产品考量。但这也意味着未来不必为赶上最终规则而大幅返工。

匆忙的代码重构从来都不轻松。如果知道规则可能变化,现在就该构建可灵活调整的架构。

融合还是碎片化?

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会看到全球统一趋势,还是一堆相互矛盾的拼图式规则?

FCA曾暗示希望与其他机构协调(例如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并且密切关注欧盟加密统一法规《加密资产市场条例》(MiCA)实施情况。这说明其确有一定的对齐意愿。

最糟的情况是完全碎片化,迫使开发者为每个地区单独运行应用版本,或在混乱低效的司法套利中挣扎。对整个加密行业都会造成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无法负担多套合规模块的小型开发团队。

哪种结果更有可能,目前还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型经济体(包括欧盟)将继续推进他们认为合适的加密法律环境。而且,是的——他们之间一定会交换"哪些方式有效,哪些无效"的经验。

别等到2026年

无论新的"准入门槛"制度是否直接影响开发者,它都在发出警示:过去那种完全无需许可、毫无监管的创新时代,可能正逐渐让位于一个更具结构性、监管主导的未来。如果14%的AML审批率已经让人叫苦不迭,那么等监管扩展到稳定币、支付服务、加密借贷等领域时,会有多难可想而知。

积极的一面是:加密行业已经发展到足以吸引传统金融高层关注。这种增长正在推动主流采纳,对于那些对这个行业和目标抱有严肃态度的开发者来说,是一大利好。如果你想成为未来的一部分,就不能忽视FCA的计划,也不能忽视全球范围的监管动态。

请密切关注咨询文件、阅读规则草案、与合格的法律顾问保持沟通。等到2026年到来时,你将领先于曲线,而不是措手不及。

信息非常明确:要未雨绸缪,不要亡羊补牢。要主动出击,而非被动应对。

观点来自:Katherine Kirkpatrick Bos,StarkWare总法律顾问。

相关推荐:Truebit:贸易战可能促使政府拥抱Web3

本文仅供一般信息参考,非法律或投资建议。文中所表达的观点、思想与意见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一定代表Cointelegraph的立场或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