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六大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已就一项诉讼达成和解,该诉讼涉及该行在2018年未宣布对使用信用卡购买加密货币的收费结构做了调整,但和解的细节尚未披露。

原告Brady Tucker,Ryan Hilton和Stanton Smith指控摩根大通银行在2018年1月期间违反了持卡人服务条款。

三人声称,该行将预付现金的收费结构应用于用其十天内的信用卡加密货币交易,却没有对这种变化提供任何提前警告。

大通银行没有提前警告购买加密货币的收费结构已更改

在之前的一次听证会上,大通银行试图辩称,根据其服务条款,购买加密货币包含“类似现金交易”,因此,它没有违反持卡人合同。

然而,今年8月,Failla法官裁定,这三人对“类现金”做出了可信的解释,该词条仅指与法币相关的金融工具,如旅行支票、汇票以及现金。

大通银行还声称,调整收费表是因为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将其商户类别代码从“购买”改成了“预付现金”。

原告要求100万美元的法定损害赔偿

Tucker最初是在2018年4月提起诉讼的。2018年7月,摩根大通要求撤诉后,他和Smith、Hilton一起提交了一份修改后的诉状。

原告称,他们代表的是成千上万的大通银行持卡人,这些持卡人可能会受到未宣布的变更的影响。原告要求全额退还所有错误扣除的费用,以及100万美元的法定损害赔偿。

各方当事人现有75天的时间提交和解条款,否则原告可以申请恢复诉讼。

摩根大通瞄准新兴的稳定币行业

上个月,摩根大通发布了一份74页的报告,有关对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和状况的考察。

虽然该报告也承认分布式账本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证券交易所等小众金融应用,但其结论称,主流区块链的采用仍需多年时间才能实现。

尽管有这样的预测,但美国最大的银行已在迅速采取行动,利用最近激增的稳定币热潮。2019年2月,摩根大通试运行了“JPMCoin”项目,由此成为了第一家成功测试代表法币的稳定币的美国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