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地区监管转型和更广泛市场调整的背景下,在香港地区运营的稳定币公司周五出现两位数亏损。
根据谷歌财经数据,明智证券商品集团周五下跌近20%。云锋金融集团在交易时段下跌超过16%,国泰君安国际控股下滑11%,OSL集团下跌10.5%。
这些公司被称为"香港地区稳定币概念公司",股价受到稳定币发行、托管、交易或相关基础设施敞口的推动。不过,一些当地专家将此次调整视为积极的市场调整。
"这是一次健康的调整,"香港科技大学高级稳定币政策研究员Allen Huang表示。"有迹象表明,稳定币热潮已经蔓延到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其他金融市场,"Huang告诉Cointelegraph。
此次调整正值香港地区金融市场更广泛的低迷。恒生指数周五收跌超过1%,恒生小型股指数在交易时段下跌1.54%。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02%。
健康的市场调整
股价下跌发生在香港地区进入为期6个月的过渡期之际,该地区正在向新的稳定币框架过渡,期间实施特殊规则。新法规还伴随着将该地区无牌稳定币推广定为犯罪的计划。
Huang远非唯一认为此次抛售只是理性市场动态的专家。
"'稳定币概念'股票的抛售是在数月投机过度热情之后的理性市场调整,"香港地区持牌交易所HashKey Group流动基金总监Xu Han表示。
他解释说,监管严格性,包括要求一对一全额储备、一日赎回和2500万港元(318万美元)的最低资本,"是优先考虑系统稳定性和可信度的深思熟虑的策略。"他总结道:
"调整过滤掉了短期投机,让基本面强劲的参与者能够巩固香港地区作为全球信赖的数字资产中心的声誉。"
"今天'稳定币概念'股票的抛售很可能是投机性收益之后的健康调整,"在香港地区运营的加密取证公司AMLBot合规主管Niko Demchuk表示。据Demchuk称,高牌照要求和小公司面临的挑战也对"市场重新校准"造成了压力。
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公司Plume驻香港地区首席战略官Shukyee Ma似乎同意其他专家的观点。他总结说"这次下跌代表了由获利了结和监管明确性推动的健康市场调整。"
许多公司预计退出竞争
Huang表示,随着新规则的实施,"一些考虑尝试稳定币的机构可能决定不继续这一过程。"他说早期批次的牌照持有者将受益于先发优势,引用了网络效应和规模经济。他补充道:
"对于那些预计不会被纳入第一批的公司,它们将面临艰难的战斗,改变其成本效益分析。这也是增加牌照持有者获得商业成功可能性的一种方式。"
Ma表示,监管过渡期将看到小公司或那些出于投机目的研究稳定币的公司暂停努力或转换司法管辖区。不过,他预计资金充足的参与者将遵循指导方针并承担合规成本。
Demchuk同样预计为期6个月的监管过渡期将"推动潜在稳定币发行方之间的资本整合",导致只有少数牌照被发放。他还预计作为托管方的银行将优先与牌照领跑者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将市场重塑为更大的发行方。
香港地区与美国稳定币竞争
Huang表示"短期内,港元支持的稳定币交易量不太可能与美元支持的稳定币相媲美。"不过,Ma指出中国在出口方面拥有第二大市场份额,他补充道:
"严格的规则确实有利于港元稳定币发行方,因为这将它们定位为国际贸易可行结算稳定币的主要提供者。"
Demchuk补充说,香港地区稳定币"可能通过利用"其金融中心地位和严格监管"在跨境支付和DeFi方面获得战略优势"。不过,他表示"在2027年之前,DeFi或支付领域不太可能出现显著的交易量增长,因为市场采用和基础设施需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