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DBS香港首席执行官Sebastian Paredes表示,香港稳定币监管框架限制了稳定币在区块链网络上的衍生品交易功能。

《The Standard》周五报道,Paredes指出,香港针对稳定币的AML和KYC规定将显著限制稳定币在区块链衍生品交易中的应用。他表示,银行将持续关注相关进展,但目前将重点放在推动香港稳定币整体能力建设上。

该言论是在香港新稳定币监管规则于8月1日正式实施后发表。新规将推广无牌稳定币定为刑事犯罪,并建立了授权发行人的公开登记册。

其他业内人士也批评香港稳定币监管规则过于严格。框架首次推出时,香港多家稳定币公司出现了两位数的亏损,主要原因是监管要求比预期更为严苛。

图片来源:Wikimedia,香港星展银行。

DBS深耕加密领域

据监管文件显示,DBS香港分行是本地主要银行之一,截至去年,持有资产规模约为4920亿港元。DBS也是东南亚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资产总额达8420亿新加坡元(约6200亿美元)。

该行长期深度参与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行业。本月早些时候,DBS与Franklin Templeton、Ripple合作,为机构投资者推出了基于XRP Ledger的代币化交易和借贷服务。

8月下旬,DBS还决定通过Ethereum区块链推出结构性票据的代币化发行,进一步扩展数字资产产品线。此外,DBS还参与稳定币领域,负责管理Global Dollar(USDG)的美元储备。

2024年末,DBS为机构客户推出了一套全新区块链驱动服务。同时,宣布提供场外加密货币期权交易。去年,银行还发布了解决方案,通过区块链技术简化政府补贴发放流程。

香港稳定币市场波动

在监管机构采纳新框架前后,香港稳定币相关活动一直非常活跃。随着严格的新规生效,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官员警告称,本地稳定币监管框架出台后,欺诈风险有所增加。

这一表态主要源于部分公司宣布有意申请稳定币牌照所引发的投机热潮。有关HSBC和ICBC考虑申请稳定币牌照的消息发布后,随后又有传闻称这些企业在中国监管压力下选择退出。

8月初,中国监管部门要求本地企业停止发布稳定币相关研究或举办相关研讨会。

随后,当地主要财经媒体Caixin发布了一则报道,称在香港运营的中国内地企业可能被迫退出加密货币相关业务,但该报道随后被撤回。

相关推荐:索拉纳(SOL)跌破200美元,ETF审批有望引发“机构时刻”并推动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