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Mantra研究与开发负责人Nicholas Krapels
到2035年,现实世界资产(RWA,Real World Asset)市场预计将突破60万亿美元,绿色RWA(现实世界资产)有望成为全球链上发展中的重要细分板块。
目前,代币化绿色资产仅占气候资产总量的不到1%,在RWA中所占比例也偏低,主要以代币化国债为主。
然而,绿色资产总价值即将大幅提升,代币化进程加速,绿色RWA市场蕴藏着尚未被充分开发的增长空间。
平台涌现,助力数十亿绿色信贷代币化
欧盟即将实施的严格监管框架,有望在未来几年推动全球碳交易指数级增长。尽管供应瓶颈和验证障碍依然存在——主要由于被认可和合规的代币化规范尚处早期——但链上可编程绿色资产的前景已经推动了许多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在新兴市场。
以Dimitra为例,该平台利用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帮助小农户提升生产力、打造更具韧性的农业体系。Dimitra聚焦巴西亚马逊地区的可可生产项目和墨西哥的碳信用项目。这些项目不仅能为小农户带来直接投资和资金支持,还预计每年可实现10%至30%的回报。
在农业领域之外,同样聚焦于构建更有益、更绿色新范畴的是Liquidstar,Liquidstar的中继站可为电池充电,支持电动出行,生成大气水,提供互联网接入,并承载微型数据中心。对于缺电社区来说,这是一种跳跃式迈向无线、可持续电子生态系统的变革。
去年在牙买加设立的Liquidstar中继站。来源:Liquidstar
未来十年,受益于监管明晰带来的数字创新,全球社会将迎来调和可持续性与盈利目标最佳契机。
过去,绿色资产因其环境、社会与治理(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叙事复杂,常让以盈利为导向的投资者望而却步。但在新兴的绿色RWA运动中,已出现“绿色新芽”迹象。
与Web2平台不同,区块链可提升效率,使代币化绿色资产实现协同效应,将原本不受青睐的气候资产转化为新型盈利资产。
Green RWA市场规模可达万亿美元
碳信用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末《京都议定书》,通过造林、可再生能源、甲烷捕捉和土壤改良等项目激励温室气体减排。
简而言之,每个信用代表减少、避免或清除1吨二氧化碳。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等合规机制最初推动了市场发展。这即为环境监管限额与交易体系。
2010年代,随着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不断提升,自愿碳市场(VCM,Voluntary Carbon Market)逐渐兴起。该市场当前规模为17亿美元,预计未来十年年均增长25%。碳移除市场(CDR,Carbon Dioxide Removal)预计到2050年规模将达1.2万亿美元。据S&P Global称,2024年“可持续债券”已占全球债券市场11%。 “气候债券”曾被作为ESG领域的术语,气候债券倡议组织预计其资产的绿色部分累计将在2024年末达到3.5万亿美元。可再生能源证书(REC,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与生物多样性凭证则进一步扩展了该经济体系。
CarbonHood等项目试图将700亿碳信用进行代币化,表明广泛采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一数字仅占2万亿美元资产账本的3.5%。
时机至关重要
为什么是现在?虽然ESG叙事常因资本配置回报不佳而遭批评,但相关理论并非全然错误。
早在2028年,《巴黎协定》(签署于2015年)已按程序设计引入更严格的气候监管。新限制将提升碳信用和绿色能源资产需求。全球目标是将升温控制在1.5°C以内,各国需提交国家自主贡献(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以降低排放。
这些承诺将逐步收紧,2028至2030年间将实施更高环境目标。主要驱动因素是《巴黎协定》第6条,尤其是6.4条,确立了全球碳信用交易市场。该机制在COP26会议最终敲定,允许各国及企业买卖信用以达成NDC目标,预计2028年全面实施。
这有望极大提升碳信用需求。中国(目标2030年排放达峰)和印度(目标2030年排放强度下降45%)等国家将依赖信用弥补排放缺口。
欧盟“2030气候目标计划”旨在将1990年排放量削减55%,也进一步推动限额与交易合规市场,促进绿色能源资产的长期旺盛需求。
然而,要实现1.5°C目标,全球排放需自2020至2030年每年下降7.6%,这将带来绿色投资的急速增长。VCM的增长预期,依赖合规市场可能达到数千亿美元规模,由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法规推动,计划于2026至2028年对高碳进口征税。
以债券和主题型ETF等基础气候资产为例,目前管理规模已达数十亿美元。随着投资结构转型,未来有望实现指数级增长。供应约束和验证问题可能成为瓶颈,但区块链代币化和验证可提升效率和透明度。
中东地区有望成为Green RWA强国
电动车政策、太阳能园区及政府支持的区块链登记正在加速该地区绿色资产的普及。
通过电动车普及和碳信用举措,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正推动绿色资产需求。阿联酋电动车政策目标到2050年实现50%电动车占比,迪拜则计划2027年出租车100%实现环保化。其“2050净零排放”战略鼓励太阳能园区、电动车充电网络和碳信用代币化等项目,以推动可持续投资及绿色城市发展。Vision 2030计划至2025年建设5万个电动车充电站。
两国均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以迪拜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太阳能园区为例,近期总装机容量已达3.86吉瓦,计划本十年末达到7.26吉瓦;沙特正在建设电动车电池金属工厂,以进一步拉动绿色资产需求。区块链技术支持上述努力,通过碳信用登记和资产代币化实现。
道路和交通管理局(RTA,Road and Transport Authority)正在推动多项举措,尤其是针对配送企业,鼓励改用电动自行车,将大幅减少碳排放。这一举措助力Pyse,将配送电动车投入运营,替代高排放配送车辆。
阿联酋气候变化与环境部正在开发基于区块链的全国碳信用登记系统,从而提升透明度。迪拜DMCC加密中心和阿布扎比全球市场金融中心等枢纽正推动环境资产的代币化创新。
上述举措正在形成有力推动。
资产代币化仍处于早期阶段
尽管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加快现代气候友好型基础设施转型,相关政策也已出台,但实际应用仍然滞后。
联合国西亚经济与社会委员会近期强调了利用区块链扩大可持续能源规模,以及碳管理技术和碳市场方面的兴趣不断提升。阿联酋的电动车基础设施项目和沙特的清洁能源项目鲜有明确应用区块链,主要因为监管不明和技术障碍。不过,随着政府推动相关举措大规模发展,区块链应用率未来几年有望迅速提升。
预计绿色资产市场需从2024年峰值2.1万亿美元扩展到2025至2030年每年5.6万亿美元,才能满足全球净零排放的最低要求。相关成本受第6.4条等机制推动,以及对碳信用、生物多样性凭证等资产透明、碎片化所有权的需求不断增长。
区块链简化验证和提升流动性的潜力十分显著。广泛普及需解决监管碎片化和基础设施缺口。此外,消费者教育也是将这些产品链上化并推向市场的关键环节。
绿色资产代币化技术已具备增长基础,但市场仍处于追赶阶段,有赖于政策协同和私营部门合作,方能释放其数万亿美元潜力。
观点:Mantra研究与开发负责人Nicholas Krap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