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第一版基础技术文件--白皮书--已经诞生 11 年了。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于 2013 年 11 月在一封题为 “介绍以太坊:通用智能合约/DAC 平台 ”的电子邮件中首次分享了该文件的第一版,也被称为 “原白皮书”。

这标志着以太坊白皮书首次被分享,尽管布特林在以太坊网站上发布第一版白皮书之前做了一些小改动,但白皮书被称为 “下一代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其灵感来自中本聪在 2009 年开发的比特币网络。

以太坊白皮书。来源:Ethereum.org 

布特林的创新引入了基于区块链的自执行智能合约的概念,为所有新兴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应用奠定了基础,如收益农场、去中心化借贷和盯盘。

DFG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James Wo 表示,DeFi 的实用性不断增强,日益成为银行系统之外的一种金融范式,11 周年纪念是对 DeFi 实用性不断增强的又一证明。James 告诉 Cointelegraph:

“DeFi在没有任何中央中介的情况下实现了借贷和交换等服务,以无信任和透明的方式提供了传统银行系统的替代方案"。

以太坊上的顶级协议类别。来源:DefiLlama 

根据 DefiLlama 的数据,借贷是以太坊上第二大协议类别,在 460 个协议中锁定的总价值(TVL)合计达 328 亿美元。

以太坊智能合约:彻底改变金融服务及其他领域

虽然智能合约和 DeFi 正在使金融服务行业去中介化,但以太坊也为其他行业带来了重大创新。

Chain4Travel 公司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巴勃罗-卡斯蒂略(Pablo Castillo)告诉 Cointelegraph,全球首个智能合约平台也让旅游业受益匪浅:

“通过引入智能合约,以太坊填补了旅行和旅游业等行业的重要空白,这些行业的支付和票务流程依赖多个应用程序接口,缺乏单一的真相来源。此外,有了智能合约,可以优化和简化多种人工操作,实现无缝的用户体验。” 

Castillo 补充说,在未来 10 年内,以太坊将巩固其作为 DeFi “基础架构层 ”的地位,但解决目前的互操作性难题对其继续被采用至关重要。

由于区块链网络的孤岛性质,跨链互操作性是一项重大的技术挑战。对于加密货币持有者来说,这种分散性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用户体验问题,因为在以太坊等第一层网络之间桥接资产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存在安全风险。

未来 10 年以太坊的机构采用情况

在最初的 10 年里,以太坊成为数百万个智能合约和数千个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的家园。

Chromia 区块链平台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亚历克斯-米兹拉希(Alex Mizrahi)表示,以太坊的快速应用在未来 10 年可能会加速,尤其是在机构中。

他告诉 Cointelegraph:

“在未来10年,我只看到这种情况会加速发展,以太坊将继续成为区块链行业的基础,开发者将继续在以太坊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和迭代。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机构采用、主流用例以及区块链用户体验和可用性的改善。”

GoPlus Web3 安全解决方案的联合创始人 Eskil Tsu 写道:"然而,要推动下一波采用浪潮,就必须采取更有力的安全措施:

“未来 10 年将需要更强大的保护和更精彩的教育,以确保用户的安全,因为卷积和分片等创新技术将带来新的可能性。新的建设者需要优先考虑安全问题。这就是通往 10 亿用户之路。

黑客和网络攻击是加密货币领域日益严重的问题。根据 Crystal Intelligence 与 Cointelegraph 分享的一份报告,自 2019 年 6 月以来的 13 年里,加密货币黑客通过 785 次报告的黑客攻击窃取了近 190 亿美元。

编辑推荐: EigenLayer 的交易首秀、SEC 的瑞波币上诉、Buterin 的押注计划等。来源: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