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一则重磅消息从伦敦传来,震惊全球加密货币和金融界:中国公民钱志敏(又名张亚迪),在伦敦南华克刑事法院承认非法获取并持有加密货币罪行。这起案件,被誉为全球最大单笔加密货币查没案,涉案加密货币价值超55亿英镑(约74亿美元),受害者多达12.8万名中国公民,非法集资总额高达430亿元人民币。钱志敏的认罪,标志着伦敦警察厅长达七年、涉及多司法管辖区的全球洗钱网络调查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为中国受害者追回损失带来了希望。

一、庞氏骗局与跨境洗钱:钱志敏的犯罪之路

钱志敏的犯罪之路,是一部典型的庞氏骗局与加密货币跨境洗钱的结合体:

  • 大规模非法集资: 2014年至2017年期间,钱志敏在中国主导了一场大规模诈骗,以“天津蓝天格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名义,向超过12.8万名受害者贩售高收益“投资理财”产品,承诺100%至300%的回报,累计非法集资430亿元人民币。据中国媒体报道,投资者大多年龄在50岁至75岁之间,投入了“数十万至数千万元”人民币。

  • 比特币洗钱与潜逃: 2017年,随着中国监管机构严厉打击首次代币发行(ICO),该骗局被识破。钱志敏将非法所得资金转换为比特币,并使用伪造证件逃离中国,进入英国,企图通过购买房产来洗白赃款。

  • 同伙协助: 她得到了另一名中国公民文健的帮助。文健这位前外卖员,去年因参与犯罪活动被判入狱六年零八个月。

  • 巨额比特币查获: 伦敦警察厅称,共从钱志敏手中缴获了61,000枚比特币,当时市值约67亿美元。

二、七年调查终获突破:全球最大加密货币查没案

钱志敏的认罪,是伦敦警察厅对全球洗钱网络进行为期七年调查的结果。

  • 复杂调查: 伦敦警察厅调查组组长伊莎贝拉·格罗托表示,钱某在被捕前五年一直在“逃避法律制裁”,这需要经过涉及多个司法管辖区的复杂调查。

  • 中英司法合作: 伦敦警察厅经济和网络犯罪指挥部负责人威尔·莱恩表示,周一的定罪标志着警方和中国执法团队“多年专心调查的成果”。

  • 皇家检察署的努力: 英国皇家检察署副首席检察官罗宾·韦耶尔表示:“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越来越多地被有组织的犯罪分子用来掩饰和转移资产,以便诈骗者可以享受其犯罪行为带来的好处。”他强调,这起案件是英国最大的加密货币扣押案件,充分表明了这些诈骗分子可以获得的犯罪收益规模。皇家检察署正在努力确保诈骗者无法获得被盗资金。

三、受害者追偿:希望与挑战并存

对于12.8万名中国受害者而言,钱志敏的认罪为追回损失带来了希望。

  • 中国赔偿方案: 皇家检控署去年表示,许多受害者通过中国设立的赔偿计划获得了部分赔偿金。

  • 跨境追偿挑战: 然而,受害者寻求跨境追回资金仍面临巨大障碍。根据英国2002年《犯罪收益法》(POCA),中国投资者必须证明被扣押比特币的所有权,并遵循复杂的链上追踪程序。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特性使资产识别变得复杂,而中英之间有限的司法合作也拖延了案件的解决。

四、审判后续:量刑与全球影响

钱志敏目前已被羁押,等待宣判,宣判日期尚未确定。此次审判的结果将对全球加密货币监管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 加密货币犯罪的警示: 此案再次警示了加密货币在犯罪活动中被滥用的风险,以及各国加强监管和打击犯罪的必要性。

  • 跨境司法协作的范例: 这起案件也为中英两国在加密货币犯罪领域的司法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有望推动未来更紧密的国际协作。

  • 反洗钱框架的完善: 英国法院将测试大规模链上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处理方式,这可能影响未来的反洗钱框架。

结语:

钱志敏6万枚比特币洗钱案的告破和认罪,是全球打击加密货币犯罪的重大胜利。这起案件不仅揭示了庞氏骗局与加密货币结合的巨大危害,更凸显了在数字资产时代,跨境司法协作在追赃挽损方面的突破与挑战。对于投资者而言,务必警惕任何“稳赚不赔”的高收益诱惑,远离非法集资和虚拟货币炒作。对于监管机构和司法机关而言,这起案件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促使各国加强跨境司法协作,完善数字资产监管框架,共同打击利用加密货币进行的各类犯罪活动,维护全球金融秩序的稳定。

相关推荐阅读:多名中国受害者出面作证!天津蓝天格锐6万枚比特币洗钱案伦敦开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