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作者:Kamal Mokeddem,Finality Capital普通合伙人

当前机构对山寨币的主流叙事是:如果你想配置加密资产,只需买入比特币,然后继续前行。

比特币如今拥有ETF,且表现优于几乎所有其他数字资产。本轮周期并未像2017年或2021年那样出现大规模山寨币行情。2021年高峰时,活跃代币数量超过260万个;而如今,这一数字已超过4200万个。难怪许多人认为游戏已经结束。

这种看法既懒惰又错误。“山寨季”缺席,并不意味着机会消失,而是市场正在成熟。

2017年和2021年的无序代币狂欢已成过去——过度供给、糟糕的代币经济学以及散户疲劳共同促成了这一局面。将无差别投机的终结等同于山寨币的消亡,是忽视了真正的故事。这些代币不再试图作为货币竞争,而是在进化为我们见过最强大的增长营销工具之一。

比特币不是基准

比特币不会成为首选的货币资产。所有代币都有一些非零的货币溢价。最有可能获得最显著货币溢价的是最常用作支付手段的代币,预计将是承载最受欢迎的Web3应用的本地代币。现在说这会是以太坊、SOL还是其他东西还为时过早,但几乎可以肯定不会是比特币。

山寨币正在从投机筹码转变为基本的商业原语。它们不是为了取代比特币。它们是为了加速采用,将用户从Web2孤岛中拉出,并以比历史上任何公司都更快、更便宜的方式启动新网络。

这种采用的后果将改变我们所知的互联网。Web2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其囤积和货币化数据的能力。一旦这些数据变得可移植、可验证且由用户控制,维持这些垄断的护城河就开始侵蚀。 

在未来五年内,我们应该预期Web2巨头的收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谷歌和Facebook,其利润率依赖于数据锁定,风险最大。与此同时,无论应用是Web2还是Web3,苹果都能受益,因为它们仍然在iPhone上运行。亚马逊的物流护城河将保持,但即便如此,代币化网络也可能侵蚀其主导地位。

山寨币并没有死。它们只是找到了作为增长引擎的目的,伪装成资产。

zkTLS与可验证数据

对于山寨币而言,最大的突破来自技术层面。零知识传输层安全协议(zkTLS)是一种能够对HTTPS下交换的数据进行密码学验证 的机制,如今使得将Web2孤立数据转化为Web3上的可验证输入成为可能。

这为新应用打开了闸门。在金融科技领域,员工可以在链上证明工资单,从而立即通过借记卡获得USDC贷款,无需发薪日贷款公司。在广告领域,网红可以将帖子与经验证转化挂钩,无需不透明中介即可获得报酬。在以身份驱动服务如网约车司机领域,可以跨平台迁移历史记录,并通过切换服务商获得代币激励。

影响远不止于此。汇款业务可以绕过传统汇款垄断机构;代币化信用评分能够拓展新兴市场金融服务覆盖范围;医疗领域患者无需暴露隐私即可证明自身病历信息。

在电商领域,经验证购买历史可解锁多平台忠诚奖励。在基础设施板块,一些项目已利用代币构建去中心化5G网络。甚至在AI领域,也有网络展示如何用代币协调全球算力与数据资源。

每一种场景下,代币不仅仅是抽象资产,更是激励机制——推动用户从传统巨头向新挑战者迁移的燃料。在Web2时代,如Uber或DoorDash等公司曾投入数十亿美元补贴吸引司机和客户。而通过代币创业公司能以更低资本实现同样效果,大幅缩短双边市场冷启动时间。

在加密原生市场中已有类似案例。例如,新交易所可以通过“吸血鬼攻击”奖励那些能证明自己在其他平台有交易量的用户,从而争夺流动性。不论何处只要数据可被验证,就能部署代币来重新分配注意力与流动性。

现在的重要性源自成熟度

所有这一切之所以成为现实,是因为加密技术栈已经成熟。在早期阶段,仅极少数技术极客创始人才能推出产品。而现在,包括数据库、存储、身份层等基础模块均已完善,为以商业为导向的新一批创始人在Web3打造十亿美元级企业铺平道路。

互联网的发展路径亦然如此:90年代,当技术栈趋于稳定后,“技术型创始人”逐步被“商业运营者”取而代之,其结果不是公司数量减少,而是诞生了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当下,加密行业正接近类似拐点时刻。

时机至关重要。万亿美元广告市场亟待颠覆。同样地,金融科技、社交媒体及云基础设施产业也正处于增长通道。Web2垄断依赖囤积用户数据,而Web3则释放这些数据;而代笔就是实现切换所需激励层。

对于机构来说,把比特币ETF等同于加密敞口,是最大的误区之一。比特可能仍会作为储备资产存在,但真正具备风投级上涨潜力的是那些赋能应用落地的各类代笔。如果忽略它们,就如同2000年因Pets.com破产而错失整个互联网浪潮一样愚蠢。

风险是不对称的:要么趁着该赛道尚不热门且估值合理时布局,要么等到传统巨头被颠覆后,再花10倍价格获取相同敞口。

无论如何,大规模普及势不可挡,你唯一需要决定的是,是选择早期参与还是姗姗来迟?

观点作者:Kamal Mokeddem,Finality Capital 普通合伙人

相关推荐:代币化国债突破86亿美元,银行与交易所推动其作为抵押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