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在上周四(8月28日)宣布,自今年7月数据起,将把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等六类关键经济数据在区块链上发布。
官方表示,此举旨在提升经济数据的透明度和防篡改性,展示政府在创新技术上的应用,并为其他联邦部门提供示范效应。
宏观经济上链的运行机制是怎样的?
宏观经济数据上链说白了就是把政府统计的官方数据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防篡改”特性结合起来,确保数据的透明和可验证。整体可以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步:数据生成
美国商务部和统计局会按惯例发布GDP、PCE等宏观经济数据。这些数据往往以表格、报告的形式对外披露,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官方统计成果。
第二步:加密处理
为了在区块链上保存,相关团队会先对数据进行哈希运算。所谓“哈希”,就是将任意规模的数据转化为一段固定长度的加密“指纹”。它具备唯一性和不可逆性,这意味着一旦原始数据有哪怕一字之差,哈希值都会完全不同。这样,就能在不公开庞大数据集的情况下,验证数据是否真实、是否被篡改。
第三步:上链存证
生成的哈希值以及部分核心经济数据会被写入多个区块链,包括比特币(BTC)、以太坊(ETH)、索拉纳(SOL、Polygon等九大主流公链。由于这些区块链节点分布全球、不可随意修改,一旦数据存证成功,任何人都能在链上查验其存在和时间戳。
第四步:预言机分发与应用
预言机平台Chainlink和Pyth将存证后的数据打包成标准化接口,方便金融市场和Web3应用直接调用。
官方数据上链对区块链生态可能产生哪些推动作用?
以GDP和PCE数据为例,上链后的数据可以通过Chainlink和Pyth等预言机提供给DeFi平台,使借贷利率、衍生品结算等金融活动能够基于官方数据自动调整,减少了信息不对称。
其次,数据上链为预测市场和智能合约创新提供了可靠基础。预测市场如Augur和Polymarket可以直接引用链上GDP数据作为触发条件,实现自动结算,降低争议和操作风险,从而吸引更多用户参与,丰富生态应用场景。
此外,上链数据的不可篡改和可验证特性也为投资者、研究机构及算法交易提供了数字公证,使整个区块链生态的数据可信度大幅提升,同时减少了对中心化数据提供商的依赖。
当然,这种示范效应也可能带动其他国家的央行或统计机构考虑采用类似做法。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全球金融市场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撑,还能推动不同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作。
预言机赛道的春天要来了吗?
在该数据上链项目中,两大预言机Chainlink和Pyth Network扮演了不同但互补的角色。
Chainlink主要负责从美国经济分析局(BEA)获取官方宏观经济数据,这些数据通过Chainlink的数据馈送(Data Feeds)被安全地传输到多个区块链网络,支持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自动化交易策略和风险管理等应用。Pyth Network则负责对上链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验证,同时,它提供历史数据回溯功能,使用户可以访问过去五年的GDP和其他经济指标。
消息公布后,Pyth Network的原生代币PYTH在当天飙升了约70%,最高达0.2美元,创下自2024年3月以来的新高,现交易于0.16美元左右。Chainlink的代币LINK反应则相对温和。在公告当天,LINK的价格上涨了约5%,现已回落至23美元附近。
除了Chainlink和Pyth外,预言机赛道的主要项目还包括Band Protocol、API3和Tellor等。
Band Protocol
Band Protocol 是一个运行在 Cosmos 区块链上的预言机项目,Band 最具特色的是其跨链预言机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从基于 Web 的 API 中提取数据。与 Chainlink 相比,Band Protocol 更便宜,可以直接调取外部数据,不过,Band Protocol 生态项目相对较少。
API3
API3 的预言机解决方案是让 API(数据提供者)运营自己的预言机,而不经过中间的 ChainLayer、LinkPool 等节点运营商。
Tellor
Tellor 结合了 PoW 挖矿和 PoS 质押的混合机制,目标是为 DeFi 协议提供安全和去中心化的数据。Tellor 的缺点是不能实时检索数据,而且在以太坊上存储数据比较贵。
可以说,已经沉寂许久的预言机赛道,因美国官方数据上链的举动再次迎来一波关注,但从价格走势来看,除了Chainlink和Pyth,其他项目的市场反应相对平淡,尚未出现类似Pyth的爆发式增长。因此,官方数据上链究竟能否为该赛道的其他项目带来更大的利好刺激,或许仍然有待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