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即将收官,加密市场却提前进入寒冬。整个板块成交清淡、资金面紧绷,ETF 连续数周净流出。
就在市场普遍担忧“加密冬天是否卷土重来”之际,华尔街却抛出了一份看似利好的宏观预测:美国银行(BofA)预测 2026 年美国实际 GDP 增速将达到 2.4%。
但是,2.4%的增长,足够让比特币摆脱低迷吗?答案远没有那么简单。
BofA 的乐观与 JPM 的忧虑
BofA 给出的 2.4%预测确实亮眼。他们认为:
OBBBA 财政法案将通过消费与企业资本开支额外贡献约 0.5 个百分点
美联储 2025 年已启动降息,2026 年下半年效应全面释放
贸易政策转向更温和,关税不确定性下降
AI 投资热潮不减
基数效应让数据更好看
同时,核心 PCE 预计 2.8%、失业率仅微升至 4.3%,经典的“软着陆+略粘性通胀”剧本。
但摩根大通(JPMorgan)却泼了盆冷水。他们提醒,2026 年将是压力测试年。
特朗普时期关税每年贡献近 3500 亿美元财政收入,正面临最高法院复审,结局未知
美中在关键矿产上的博弈,可能带来典型的滞胀式供给冲击
2026 年中期选举大概率翻转众议院,政策僵局风险上升
关税若持续,UBS 预计核心 PCE 会在 2026 上半年触及 3.2%,并长时间徘徊在 2%以上
同一幅 2026 年画布,BofA 看到顺风,JPMorgan 看到暗礁。不过,加密投资者真正关心的是,这 2.4%的增长,到底会带来流动性,还是更高的真实收益率?
比特币真正的 K 线不是 GDP,而是真实收益率
过去八年数据已反复证明,比特币与美国真实收益率(Real Yield)呈现高度负相关。当 10 年期 TIPS 收益率跌至 0 甚至负值,比特币往往开启主升浪(2020-2021、2023-2025 上半年的两次大牛市皆是如此)。当真实收益率快速升至 1.5%以上,比特币则大幅回调甚至熊市(2022 全年正是典型)。
目前 10 年期 TIPS 收益率已逼近 2.2%,处于 15 年高位区间。21Shares 和 Binance Research 不约而同指出,在 ETF 时代,比特币已彻底宏观化,其定价逻辑更多取决于全球流动性与真实收益率,而非链上基本面。
也就是说:
真实收益率下降 → 现金与短期国债失去吸引力 → 资金轮动至长久期、高 Beta 资产 → 比特币 ETF 资金流入 → 价格上行
真实收益率居高不下 → 现金与国债提供正真实回报 → 比特币作为零息资产直接被比下去 → ETF 资金流出 → 价格承压
同一根杠杆,既能撬起牛市,也能砸出深坑
BlackRock IBIT、Fidelity FBTC 等现货 ETF 日均交易量已占比特币现货交易的 40%以上,单日净流入/流出轻松破 10 亿美元。
如果 BofA 的剧本成真,那么传统机构只需轻点鼠标,就能把固定收益配置切换到比特币,ETF 会成为 2026 年最强做多杠杆。
但如果 JPMorgan 的风险逐一兑现,真实收益率就可能长期徘徊在 2%以上。此时 4%-5%的名义美债收益率对保守资金极具吸引力,比特币 ETF 将面临持续赎回,2026 年可能上演“宏观强、比特币弱”的尴尬一幕。
2.4%只是背景板,真实收益率才是主角
归根结底,2026 年美国经济增速是 2.0%还是 2.4%,对比特币而言其实不重要。真正决定命运的,是这增长背后附带的金融条件。
如果增长伴随着通胀回落、真实收益率下行、流动性重新宽松,比特币大概率成为本轮“软着陆交易”中最锋利的 Beta 工具;如果增长被关税、赤字、地缘政治拖入“高通胀+高真实收益率”的泥潭,比特币可能在表面繁荣的美股旁边,继续经历一场漫长而痛苦的相对熊市。
当下真实收益率高位、ETF 资金面脆弱,短期仍需保持谨慎。但中长期看,只要全球仍走在降息周期的大框架里,真实收益率总有回落的一天。那一天,才是比特币真正翻身的机会。
投资者现在最需要做的,不是盲目押注 2.4%这个数字,而是密切盯住 10 年期 TIPS 收益率的走向。所以,你准备好了吗?
相关推荐:Animoca 押注山寨币上涨以吸引投资者,计划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