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价格一度跌破 10 万美元关口,创下自 6 月以来新低。市场恐慌情绪再度蔓延,“加密寒冬”成为社交平台与研究机构的高频词。

然而,Bitwise 首席投资官 Matt Hougan 在接受 CNBC 采访时指出,当前行情更接近周期底部,而非新一轮漫长熊市的开端。他的判断基于一个核心逻辑:散户在撤退,机构却仍在加码。 他认为,这种情绪与资金结构的分化,是当前周期最具启发性的现象。散户投资者处于“极度绝望”阶段,杠杆清算频繁、抛售情绪加剧;而机构投资者与金融顾问群体仍维持看多态度,通过 ETF 渠道持续增持比特币与主流加密资产。由此来看,市场的驱动力正从情绪主导转向结构主导。

这种结构性分化,意味着市场正在经历一次深层的洗牌。过去两年,加密市场的核心特征是“叙事驱动的繁荣”,价格上涨带动投机,投机反过来强化叙事。而当前阶段,叙事退潮、情绪出清,剩下的,是机构理性资本的缓慢注入。

ETF 的增长数据便是明证:iShares、Fidelity、Grayscale 等产品的资金净流入持续上升,这标志着加密资产正被重新纳入全球资产配置版图。 而机构的进入,往往伴随着更高的标准,包括资产托管的安全性、交易环境的合规性,以及对平台稳健性的考察。这意味着加密生态的竞争逻辑,正在从“谁能讲更动听的故事”,转向“谁能提供更可靠的基础设施”。

透明化与合规化成为交易所的生存之本

在散户退潮、机构进场的转折点,交易所生态正在出现新的分化格局。部分平台因交易量下滑陷入“低活跃、低创新”的困境,而另一部分则选择在市场低迷期加速治理升级与体系重构。前者押注短期流量,后者投入长期信任建设。

后者的代表路径,是在熊市阶段优先夯实透明度与合规性。例如,Gate 近一年在储备金披露、风险控制和国际化布局上的动作,都体现了其对“信任资本”的重视。

储备金透明化方面,Gate 持续公布储备证明报告,采用 Merkle Tree 验证机制,确保用户资产 1:1 可验证。国际化与合规布局方面,Gate Group 近期上线澳洲站,并获得当地监管许可,形成更明确的法币入口和审计路径,为潜在的机构合作创造条件。产品结构升级方面,Gate 持币生息与理财产品的升级,体现出其从高频交易逻辑向长期资产管理逻辑的转型。 这些布局虽不直接带来交易量增长,却强化了平台的结构性竞争力。正如 Bitwise 所提出的观点——下一阶段的增长,将由“理性资本”推动,而非“情绪资本”驱动。对于交易所而言,这意味着其价值不再由市场热度决定,而由信任的深度与治理的稳健性决定。

市场底部的关键变量:信任、合规与长期主义

市场底部的形成,从来不是价格问题,而是信任体系重建的问题。当价格暴跌、情绪见底,真正能决定市场能否反弹的,是参与者对体系安全性与规则可靠性的再信任。

回顾过去数次周期底部,信任重建都是关键拐点。2018 年的 ICO 泡沫破裂,促使资金转向更透明的项目治理与安全架构;2020 年的疫情流动性危机,则孕育了 DeFi 的基础设施创新。这些都说明,市场的复苏往往伴随着底层机制的进化。

市场信任的重建正在进行

当前阶段,加密行业正再次进入这一过程。交易所作为核心枢纽,其角色正在被重新定义:它不再仅仅是撮合交易的场所,而成为监管、资产托管、储备披露、风险隔离等体系的交汇点,是整个市场信任的支撑结构。

这也解释了为何机构资金在持续通过 ETF 进入的同时,仍然关注交易所生态。ETF 提供了合规入口,但资金的流通与结算,仍需交易所这一“流动性出口”来实现。一个代表传统金融的信任体系,另一个代表加密世界的执行体系,二者的结合才构成完整的资本通道。

ETF 吸引资金,交易所管理与分配资金;ETF 建立制度信任,交易所维系技术与资产信任。对于加密行业而言,这是从边缘走向主流的必要演化。

从合规竞争到长期价值积累

与此同时,竞争的重心也在转移。过去,平台比拼的是上币速度与交易深度;如今,比拼的是透明度、审计标准与储备结构。资本的偏好也在变化,机构更看重风险控制与合规持续性,而非短期收益波动。

在此背景下,Gate 等交易所在不同区域推进合规化运营,实际上是为未来机构化浪潮预留信任接口。例如澳洲市场的合规落地,不仅扩大了服务覆盖面,更让其进入了以信托监管为核心的成熟金融框架。 这种路径选择,本质上是对长期主义的坚守。在价格波动剧烈、投机情绪强烈的行业中,坚持长期建设是一种逆势行为。它要求平台在短期流量减少的情况下,持续投入安全技术、披露体系与跨境合规。但从长期来看,这些投入将转化为信任红利,一种能够穿越周期的无形资产。 从金融史角度来看,这一进化路径并不陌生。

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资本市场从场外混乱走向全面监管重塑,正是依靠监管介入与合规标准化完成信任重建。如今的加密行业正在经历相似的阶段,只不过速度更快、影响更广。

因此,这场被称为“熊市”的阶段,其实是一场制度升级与信任修复的过程。它筛除投机、强化治理,也让真正具备合规与风控能力的平台积累出未来的竞争优势。

结语

当情绪退潮,浮躁的资金离场,留存下来的,是那些能在混沌中持续构建信任结构的参与者。

从 Bitwise 的宏观判断到交易所的微观实践,整个行业正在经历一场从“叙事到结构”的过渡。这场过渡或许漫长,却是加密资产从边缘走向主流的必经之路。

相关推荐:美国议员将与特朗普的加密货币主管会面,讨论市场结构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