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Vitaliy Shtyrkin,B2BINPAY首席产品官
多年来,大型零售商在其金融科技部门投入巨资,确信他们可以在内部开发支付解决方案,忽视小型玩家并独立创新——而且在一段时间内,他们确实成功了。
然而,如今,尽管拥有庞大的资源和全球影响力,企业意识到金钱不再能保证创新。
为什么?因为规模是一把双刃剑。企业被官僚主义、监管审查和反垄断压力所束缚,这些都减缓了他们的步伐。与此同时,曾经被忽视的金融科技“颠覆者”面临的限制更少,行动更快。
他们正在测试白标产品、本地化贷款和基于区块链的轨道,每天结算数十亿美元的稳定币。
规模不再是优势
表面上看,企业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认知度和充足的预算,使他们能够主导市场,因此规模应该给他们带来竞争优势。然而,当涉及到创新时,同样的规模却成为一种负担。
企业内部的每一个新想法都必须经过无数的法律检查、监管审查和风险评估。最终,金融科技几周内可以测试的东西,零售商需要整整一年才能获得批准。不幸的是,股东绝不是一个小因素。
他们期望公司保护和增长其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这种负担使大型零售商优先考虑具有可预测季度收益的项目,而不是实验。
因此,本可以用于资助新产品的资源往往被分配给更安全的、渐进的升级。即使创新预算获得批准,它们也经常停留在“试点模式”,从未成为公司核心业务的一部分。
来自监管机构的外部压力只会加剧问题。2024年,联邦贸易委员会决定阻止一项246亿美元的零售合并,理由是这将减少竞争并导致价格上涨。这提醒我们,对于零售巨头来说,每一笔重大交易都有可能演变成与监管机构的争端,从而阻碍创新。
对于零售商来说,规模不再是优势,而是一个陷阱,使真正的创新几乎不可能。相比之下,金融科技公司有自由进行实验,而在当今市场中,速度比规模更重要,最终决定谁将获胜。
亲科技心态
中小型供应商不受同等程度的监管审查或股东要求的约束,因此他们更加灵活。他们的结构更简单,文化将技术视为业务本身,而不是支持功能。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可以快速推出、测试和调整产品,使零售商将他们视为真正的进步引擎。这种“亲科技”心态很重要,因为金融科技公司不是借用过时的基础设施或无休止地适应遗留系统,而是直接在现代轨道上构建。
在实践中,这意味着构建在云原生架构、模块化API和微服务之上——这些工具使他们能够在不等待批准的情况下整合区块链等新技术。
这使得金融科技公司在定义数字金融的未来方面处于显著更强的位置——这是零售商尚未占据的角色。然而,零售商开始接受仅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可以打破他们的创新僵局,正如沃尔玛和Shein最近的决定所证明的那样。
2025年,沃尔玛更换了其先买后付(BNPL)提供商,因为公司意识到现代、灵活的金融科技公司可以更快地交付并更有效地适应消费者需求。同样,2024年,Shein与一家墨西哥金融科技公司推出了一张联名信用卡,这表明依赖本地专业知识比试图内部构建金融产品更安全。
综上所述,这些举措表明,曾经试图排挤金融科技公司的企业现在要求他们为其核心产品提供动力。这将导致什么?
前路选择:合作还是边缘化
BNPL及联名信用卡只是第一步。真正前沿领域在于加密原生基础设施,包括代币化支付、区块链结算通道以及数字忠诚度系统。但挑战也随之增加,从跨司法管辖合规到自建链上解决方案所需高昂成本,都令难题愈发复杂。
这正是差距拉大的地方:零售商面临诸多限制,而金融科技公司已经着手搭建底层通道。
例如Circle将USDC集成至支付服务网络,将稳定币转变为主流支付选项。同时,在新兴市场,一些初创企业发布了稳定币绑定卡片API,让各类商业用户无需从头建设即可即时接入加密货币支付。这正是零售商再次面临落后的关键节点。
当然,他们可以选择独立推进,但那只会重蹈官僚主义与延误循环,使发展步伐持续受限。因此,与金融科技合作才是唯一出路。由金融科技提供底层通道,由零售商负责市场覆盖,两者协作即可实现百万级别的大规模产品落地推广。
各大企业必须认识到,当下市场环境下,没有创新支撑的大体量终究走向死胡同。区块链通道已经到来,把握机遇者将塑造未来,而其他企业则难免被边缘化。
观点:Vitaliy Shtyrkin,B2BINPAY首席产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