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白话区块链,作者:Paul Veradittakit,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25年,加密货币公司融资势头迅猛,年内已吸金超过160亿美元,并完成了100多宗并购交易,行业正迈向创纪录的高度,早已超越2024年全年的交易总额。这轮周期根基扎实,美国监管环境日益明朗,全球市场热情高涨,战略性并购与IPO热潮更是为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5年的并购与IPO热潮正在重塑加密货币行业,吸引了海量新资本、机构关注、创新者和用户,加速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这种现象与历史上其他重大技术变革相似:往往需要数十年基础设施积累,才能迎来爆发式增长。相比人工智能依赖几十年的技术沉淀,加密货币的成熟之路明显更快,依托更先进的技术堆栈,叠加更高效的工具,市场动能不再仅靠投机炒作,而是更多由战略整合驱动,展现出与以往周期截然不同的面貌。
一、势头正盛:这轮周期为何与众不同
加密货币市场如波浪般起伏,经历过高低起伏,尽管风险投资增速放缓,但底层活动却异常活跃,监管顺风、支持加密货币的政策、强劲交易流量以及Robinhood等公司加码加密业务,都在推动行业向前。自2022年巅峰后,2023年资本部署骤降,2024年开始复苏,而2025年则迎来显著加速,仅第二季度就有31宗超5000万美元的交易,IPO、并购和债务融资成为增长主力。
年内,加密市场吸纳了161亿美元资金,但与传统风投类似,资本正集中于少数基金,导致投资金额更大但交易数量减少。这反映出许多加密公司正迈向成熟的成长阶段,同时也意味着创始人和投资者的竞争愈发激烈。
多重因素让本轮周期独树一帜:代币价格回暖、新产品层出不穷、创始人信心大增、监管为稳定币和数字资产提供了更清晰的框架,释放了更多资本。过去,监管的不确定性让创新者和Web3领域畏手畏脚,生怕触碰法律红线。如今,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货币的友好态度,通过《Genius Act》和《Clarity Act》等立法,为链上采用奠定了基石,虽然长远影响尚不明朗,但这些举措无疑减轻了投资者的顾虑,无论是智力资本还是真金白银。加上美联储预计11月降息,更多资本将流向风险资产,数字资产交易系统(DATS)也在锁定长期资产,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资本流动更加活跃。
投资方向也在悄然转变:三分之一的资金流向“自下而上”的创新机会,比如永续合约、代币发行平台、预测市场和新型DeFi项目;另外三分之二则瞄准“自上而下”的战略布局,包括DATS、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ETF以及进入公开市场的公司。这些公开市场资产在本轮周期中表现抢眼,为更广泛的公众提供了接触加密资产的渠道,标志着行业健康发展的信号。这种创新与传统金融融合的平衡,显示出市场正在走向成熟。
现在正是一个制定加密立法蓝图的短暂窗口期,当前政府的亲加密态度为这一窗口提供了契机,但2026年中期选举即将来临,时间紧迫。去中心化金融教育基金(DeFi Education Fund)通过回应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数字资产市场结构信息请求,并发布《2025年负责任金融创新法案》讨论草案,致力于保护软件开发者。
上周的2025年怀俄明区块链研讨会聚焦数字资产监管,强调美国亟需建立清晰的加密法规,并呼吁平衡市场结构,政府成员的参与进一步推动了前瞻性监管的讨论。展望2026年第一季度,监管基础将更加稳固,这在以往周期中从未见过,尤其在时间压力下更显珍贵。
二、代币上市遇冷,IPO市场火热重启
2025年,代币上市热潮有所降温,新代币难以为继,市场吸引力不足拖累了交易流量,依赖代币发行的项目融资难度加大。相比之下,IPO市场却如火如荼,2025年美国交易所已有95家公司上市,截至6月中旬共筹集156亿美元,同比增长30%。加密相关的IPO表现尤为亮眼,Circle和BitGo等公司领跑潮流,投资者开始将目光转向加密股票而非代币。
Circle的IPO于6月5日启动,发行价31美元/股,到7月中旬飙升至233美元,回报率超5倍,市值达到449.8亿美元。近期,Figure和Bullish也成功IPO,其中Bullish通过稳定币筹集了11.5亿美元,BitGo的IPO计划及2023年熊市中1亿美元的融资更凸显了投资者热情。加密公司如今更注重收入与增长,而非单纯依赖投机性代币发行。
IPO及“自上而下”项目的热潮,通过稳定的商业模式吸引了传统投资者,这只是IPO热潮的开端,未来几个月还将有更多公司蓄势待发。
三、并购热潮与行业成熟
2024年是并购创纪录的一年,超过100宗交易总额达17.3亿美元,而2025年势头更猛,1月至7月已完成76宗交易,总额62.3亿美元,是2024年全年的3.6倍,若保持当前速度,预计全年将达到130宗交易。这股势头不再是压抑需求的释放,而是行业自然成熟的体现。
战略性收购
如Robinhood收购Bitstamp,展现了成熟企业打造综合平台的雄心。Robinhood对加密未来的重磅押注为其生态系统增添了信誉,其第二季度加密收入暴增98%至1.6亿美元,公司总收入增长45%至9.89亿美元,利润达3.86亿美元。作为零售股票交易的支柱,Robinhood拥抱区块链基础设施,凸显了行业向主流、合规方向的转变。
同样,晚期交易也亮点频现,例如Securitize在第二季度从Mantle筹集4亿美元用于RWA代币化,Kalshi以20亿美元估值筹集1.85亿美元用于预测市场,显示出对收入驱动、合规模式的重视。
这些动作表明,加密行业正聚焦于与金融巨头合作,而非单纯追逐投机机会。
四、加密货币的跨界融合
加密货币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尖端科技和全球金融加速融合。在人工智能领域,OpenMind的OM1 + FABRIC技术栈填补了机器人行业的“缺失层”,通过去中心化方式让不同机器人协同工作;Worldcoin的虹膜扫描身份验证系统,基于区块链的身份层,可能让AI代理实现自主认证与交易,解决代理在加密生态中安全交互的难题。
去中心化AI平台,如Sahara AI(对标Scale AI)和Sentient(对标Hugging Face),正在颠覆传统AI基础设施。加密AI的应用层尚处早期,但其潜力可能通过链上代理和交易系统重塑市场结构,支持代币化股票的高频交易。
在支付领域,稳定币尤其是Circle的USDC已成为全球支付系统的核心,《Genius Act》进一步推动了USDC的普及。Circle第一季度收入增长58.6%,达到5.79亿美元,分析师预测稳定币交易量三年内可能达到每日2500亿美元,若势头持续,甚至可能在十年内超越Visa等传统支付系统。PayPal和Visa等巨头正探索稳定币整合,将其融入主流支付渠道。Robinhood与Arbitrum的合作,让用户能在Arbitrum上直接交易USDC,为零售用户打开了稳定币交易的大门。这一合作只是冰山一角,Arbitrum等Layer 2解决方案正加速稳定币的普及,架起加密与传统金融的桥梁。
这种跨行业的融合吸引了AI、金融科技和消费科技领域的专家,行业界限日益模糊。加密货币作为去中心化系统的支柱,正成为全球技术堆栈的关键一环。
五、小结
我们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和2026年第一季度将迎来更强大的市场周期。监管清晰度空前、预期中的降息以及并购和IPO带来的巨额资本流入,正在为加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以实用性为核心的新动能,正为行业开启一段高速发展期。我们的策略是抓住这一机遇,集中投资于有望定义其领域的A轮公司。
2025年美国IPO市场表现火爆,年内已有224宗IPO,2024年上半年仅94宗,而2025年上半年飙升至165宗,同比增长76%。仅上半年就有185宗加密相关交易,预计将超过2024年的248宗收购交易。Circle等成功案例及传统金融巨头收购加密公司的热潮,预示着未来周期的强劲势头。
加密货币与AI、支付和基础设施的交融,结合监管顺风和投资者热情,将推动行业迈向加速增长的新时代,持续巩固其作为全球金融和技术支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