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全球金融科技巨头闻风而动。首批牌照仅发放3-5张,且需满足严苛条件:财务门槛高、属地原则严、场景应用为王。目前超数十家机构竞逐,但仅少数具备“全闭环能力”——渣打、京东、蚂蚁等头部玩家已进入实质申请阶段。在这场激烈的牌照争夺战中,谁将手握“王炸”,率先拔得头筹,成为香港稳定币市场的破冰者?
一、香港稳定币牌照:稀缺资源引发巨头争夺
香港《稳定币条例》的正式生效,为香港稳定币市场奠定了坚实的监管基础,也拉开了稳定币牌照争夺战的序幕。首批牌照预计在2025年底前发放,数量仅3-5家,竞争可谓空前激烈。
财务门槛: 2500万港元实缴股本起步,储备资产需100%高流动性资产(现金、短期国债)。
属地原则: 申请人须为香港注册公司或认可金融机构,核心管理层常驻香港。
场景为王: 金管局明确要求真实应用场景,空谈“跨境支付效率”者将被淘汰。
申请者众: 目前超数十家机构竞逐,但仅少数具备“全闭环能力”——渣打、京东、蚂蚁等头部玩家已进入实质申请阶段。
二、三大派系:谁手握“王炸”?
传统金融机构:合规与资本的碾压性优势
渣打银行(联合体): 香港发钞行身份+沙盒测试领先,联合Web3巨头安拟集团(Animoca)及香港电讯,计划发行港元稳定币HKDG,覆盖零售支付(270万用户)、跨境贸易及DeFi场景,胜率高达60%,被视为标杆案例。Anchorpoint已于《稳定币条例》生效当日,即2025年8月1日,向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式表达了申请稳定币发行牌照的意向。
中银香港 & 汇丰银行: 中银背靠中国银行全球网络,深度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汇丰则创新推出“法币+RWA”双锚定模式,以黄金代币化资产增厚收益。核心筹码:银行级KYC/AML体系、储备托管能力、监管长期信任。
众安银行(ZA Bank): 香港首家虚拟银行,母公司众安在线持股圆币科技,旗下众安银行具备稳定币储备资质,技术适配mBridge跨境项目。
科技巨头:生态闭环的降维打击
京东币链科技: 背靠京东供应链,稳定币JD-HKD直击东南亚跨境支付(结算从3天缩至8秒),年交易额预超500亿港元,沙盒进度第二,合规性获德勤月度审计背书。京东数科已公开宣布申请牌照,并计划发行港元稳定币,积极布局香港稳定币市场。
蚂蚁数科/蚂蚁国际: Alipay+覆盖全球250万商户,技术平台支持10万TPS高并发,企业端费率低至0.5‰。但因申请略晚,或错失首批。护城河:十亿级用户场景、区块链专利集群、RWA(现实资产代币化)落地经验。
金融券商科技先锋:差异化破局
国泰君安: 核心优势在于将政策稀缺性、客户资源与合规能力转化为稳定币业务的“加速器”,若成功获牌,其“交易+发行+资管”的全链条服务能力,或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规模化落地,甚至成为挑战美元稳定币霸权的关键力量。
富途证券: 核心优势在于将合规牌照、客户流量与低费率生态转化为稳定币业务的“加速器”,若成功获牌,其“交易-发行-托管”全链条服务能力,有望复制美国Coinbase与USDC的合作模式,通过储备资产再投资及跨境支付场景,开辟年均数十亿港元的增量收入,而长期价值更在于抢占香港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枢纽地位,成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国际化的重要推手。
圆币科技: 创始人陈德霖(前金管局总裁)+董事肖风(HashKey董事长),储备资产托管于众安银行,专注港元稳定币HKDR的DeFi场景。
黑马AnchorX: 已获哈萨克斯坦稳定币牌照,基于树图区块链实现26秒跨境结算,成本压缩至传统银行1/10。
OSL虚拟资产平台: 核心优势在于合规牌照的稀缺性、机构级技术底座及RWA生态协同能力,使其成为香港稳定币牌照的最有力竞争者,若成功获批,将打开交易量增长与跨境支付新场景,长期估值空间显著提升。
三、监管偏好与评选关键标准
香港金管局明确,首批牌照将优先考虑具备以下特质的机构:
场景合规性: 跨境支付(如贸易结算)的场景优先级高于Web3生态应用。
技术及资本实力: 机构需满足全额储备、T+1赎回、最低资本金(2500万港元 + 运营资金)等要求。
实名制与风控: 强制用户KYC(了解你的客户),储备资产独立托管且每日审计。
非投机定位: 明确禁止将稳定币包装为投资工具。
四、潜在黑马与长期展望
蚂蚁集团国际: 虽未参与沙盒测试,但其拥有全球支付网络(Alipay+),在跨境支付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广泛的用户基础。蚂蚁集团国际可能以“一篮子货币稳定币”的创新模式突围,但需要协调人民币挂钩政策,以满足监管要求和市场需求。
港元/人民币双轨制: 若政治协调顺利,CNH稳定币(如中国平安布局)可能成为第二波焦点。港元和人民币在香港金融市场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双轨制稳定币的出现,将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更多的选择,进一步丰富香港稳定币市场的生态。
短期影响: 首批稳定币规模有限,且主要锚定港元或美元,预计需要1-3年的时间才能培育出香港版“Circle”。
结语:
香港争夺全球稳定币定价权的野心,正随牌照落地迈出关键一步。渣打、京东、蚂蚁等巨头抢滩,谁能拔得头筹,将取决于其在技术、合规和场景方面的综合实力。无论花落谁家,技术+合规+场景的铁三角,才是真正打通虚拟与现实金融的密钥。香港能否借助稳定币机遇,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并成为数字金融时代的领军者?这场竞赛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