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eb3浪潮席卷全球,香港积极拥抱数字资产的背景下,关于“全球首个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已在香港发行”的传言近日甚嚣尘上。然而,2025年9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重磅辟谣,明确指出相关消息为假新闻,并提醒投资者保持警惕。金管局强调,目前尚未发出任何稳定币发行人牌照,任何进行稳定币发行或宣传推广的行为均属违法。这一辟谣,不仅澄清了市场上的不实信息,更再次凸显了香港在数字资产监管上的审慎态度,以及打击加密骗局的坚定决心。
一、金管局重磅辟谣: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未在港发行
近日,社交媒体上流传着“全球首个与离岸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已在香港发行”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对此,香港金管局迅速作出回应:
明确指出假新闻: 金管局提醒公众,相关消息为假新闻,投资者切勿上当受骗。
强调牌照制度: 金管局重申,《稳定币条例》已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条例,任何人在业务过程中于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或向香港公众积极推广其发行活动,均需要获得金管局发出的稳定币发行人牌照。
尚未发出牌照: 金管局明确表示,目前尚未发出任何稳定币发行人牌照。因此,任何进行稳定币发行或宣传推广行为,均属违法。
加强市场监管: 金管局会监察市面上涉及稳定币交易的情况,若发现有涉嫌违反《稳定币条例》的行为,将根据相关事实和证据,考虑采取进一步跟进行动。
二、香港为何尚未发放稳定币牌照?多重因素考量
尽管香港积极拥抱Web3,但截至目前还未发放任何稳定币牌照,这背后有多重因素考量:
制度实施时间短,处于过渡期: 《稳定币条例》于8月1日生效,实施时间才一个多月。金管局也要求申请者只需在10月底前提交牌照申请,首批牌照预计也将于2026年初发放。目前正处于申请与审核的准备阶段,企业也需时间适应新规定,导致尚未有牌照核发。
严格的监管门槛: 金管局对稳定币发行人设下了高标准,包括2,500万港元的资本要求、严格的反洗钱措施及明确的商业计划。审核过程严谨,预计最终也仅有少数机构能通过。
平衡创新与风险防范: 稳定币市场规模庞大但风险高,金管局希望优先确保金融稳定,避免重蹈2022年稳定币崩盘的覆辙。
全球监管与本地经济考量: 香港参考了国际标准(如FSB建议),需与证监会等机构协调,并应对跨境挑战,如人民币稳定币的应用。因此金管局希望谨慎推进牌照审批,确保香港在全球Web3竞争中保持前行的同时,也能够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三、打击加密骗局:保安局成立虚拟资产情报工作组
在稳定币监管趋严的同时,香港在打击虚拟资产骗案方面也重拳出击。
骗案增多: 9月23日,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使用虚拟资产收取骗款的骗案增多。有些骗案以前是经过银行汇款,现在则经虚拟资产平台拿取骗款。
成立情报工作组: 保安局已成立虚拟资产情报工作组,与虚拟资产平台合作,为骗案设立“止付机制”。邓炳强强调,虚拟资产服务商必须要有机制,如果发现骗案发生,而金钱仍然在虚拟资产平台里面,就应像银行体制一样,将这些款项不要再给出去,先进行止付。
巨额损失案例: 就在9月20日,香港警方接获一名75岁本地男子报案,指其遭遇虚拟货币投资骗局,被骗走价值约2620万港元的ETH。这起案件再次凸显了虚拟资产骗案给受害者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结语:
香港金管局的重磅辟谣,再次提醒投资者在虚拟资产市场中保持警惕,警惕假新闻和加密骗局。尽管香港积极拥抱Web3,但其在数字资产监管上始终秉持审慎态度,致力于构建一个安全、透明、合规的市场环境。稳定币牌照的审慎发放,以及保安局打击虚拟资产骗案的坚定决心,都表明香港正努力在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之间寻求平衡。对于投资者而言,务必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信息,选择合规平台进行交易,切勿轻信未经证实的消息和高回报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