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作者:Richard Meissner,Safe联合创始人兼技术负责人。

最近a16z发布的"加密货币现状"报告为行业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见证了加密货币活动创下历史新高,稳定币呈现爆发式增长,AI代理技术可能为行业开辟新的发展途径。然而,去中心化金融(DeFi)作为体现加密货币核心价值的领域,仍然只是少数技术精英的专属领地。

在市场动荡时期,加密货币持有者常被告知要"坚定持有"(hodl),但我们似乎已经持有太久了。数据显示,仅有5%-10%的加密货币用户在积极使用其持有的资产。与其看到普通民众排队开始自我托管之旅,今年加密货币市场的增长主要由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以及稳定币推动,这表明行业核心原则尚未获得广泛认可。

DeFi的愿景是让数字资产不再仅仅作为价值存储工具。为加速行业发展,我们需要简化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用户体验。随着账户抽象技术的进步,账户恢复和其他关键功能已成为可能,链抽象则是开发者面临的下一个前沿领域。不再是"坚定持有",现在是时候释放每个人在链上的潜力了。

将加密货币推向投机之外

从历史角度看,比特币一直被视为价值存储工具、数字黄金和投机资产。然而,以太坊的问世为数字资产带来了新的愿景,通过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实现全球点对点网络。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人们愿意使用它。自我托管的复杂性、安全挑战以及链上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不友好,至今阻碍了主流用户的广泛采用。

在熊市期间,开发者们专注于改进DeFi,以确保当加密货币重获声誉时,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已经准备就绪。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占所有链上活动的14%。值得肯定的是,在改善用户体验、提高安全性和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阻碍了大规模采用?可能是去中心化本身。

流动性碎片化是加密货币的致命弱点

企业开发的二层网络加速了区块链采用,提高了可扩展性并降低了交易成本。然而,这也导致流动性在孤立生态系统间碎片化,以及需要多个钱包和桥接解决方案的复杂用户体验。由于跨链资产转移变得复杂,流动性碎片化不仅导致价格效率低下和滑点问题,更为新用户增添了额外的认知负担。

尽管已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但这些方案并非完美无缺。例如,桥接通过包装资产或流动性池实现跨链资产转移,从而解决流动性碎片化问题。然而,在2022年一系列桥接黑客事件后,许多用户对此失去信心,当时桥接占所有被盗资金总额的22%。另一种机制——代币兑换,同样面临用户体验挑战。任何有效解决方案都必须在去中心化、安全性和效率之间取得平衡。

链抽象需要在账户层面实现

面对这些挑战,"链抽象"一词被用来描述任何简化跨链交易复杂性的技术。遗憾的是,市场上的许多解决方案实际上创造了新的碎片化层级。与其整合流动性,我们应该让流动性保持原状,同时创建一个能够接入各处资金的账户:实现账户层面的链抽象。

账户层面的链抽象究竟意味着什么?想象一个能管理所有数字资产的统一账户。该账户让用户查看所有网络上的余额,使用任意选择的货币付款,并无缝执行兑换操作。这就是账户层面链抽象的未来愿景——统一余额在用户层面消除了流动性碎片化问题。

正如智能账户基础设施为DeFi用户提供了类似Web2的功能体验,链抽象是大规模采用之旅的下一个关键步骤,为用户提供传统银行的便利性,同时保障更大的财务自主权和多样化数字资产获取渠道。

解锁每个人在链上的潜力

链抽象是将全球生产总值迁移至链上的最后一道障碍。账户抽象已经消除了个人账户管理中区块链的复杂性,而链抽象将为跨链交易实现同样的突破。随着DeFi最关键的基础设施挑战得到解决,我们有理由对行业未来持更加乐观的态度。"坚定持有"的时代已经过去,在这个新周期中,我们必须推动更加活跃和充满活力的链上生态发展。

Richard Meissner是Safe的联合创始人和软件工程师。凭借近十年的开发经验,Richard致力于扩大数字资产所有权的应用范围。

相关推荐:生态健康是区块链长期成功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