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ER 代币自9月17日上线以来,价格走势异常惊人,成为加密市场的焦点。在币安(Binance)创始人赵长鹏(CZ)公开支持后,ASTER 代币价格在短短几天内暴涨超过 9900%,从发行价0.02美元 一度飙升至 2,市值一度突破33 亿美元

截至9月22日,ASTER的24小时交易量超过5520万美元,TVL达到11.64亿美元,成功超越 Hyperliquid等竞争对手,跻身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前列。

ASTER的成功不仅得益于CZ的背书,还与其创新的交易模式、低费用和高资本效率密切相关。然而,市场也面临流动性深度、空投后抛压和 Hyperliquid 等竞争对手的挑战。 

DeFi新秀Aster 究竟是何方神圣? 

Aster是由Astherus和APX Finance于2024年底合并而成的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所。Astherus专注于多资产流动性和收益协议,而APX Finance提供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基础设施。两者的合并旨在解决DeFi中收益生成与交易活动分离的低效问题,打造一个无缝衔接收益与交易的生态系统。

Aster的核心创新在于其“Trade & Earn(交易即赚)”模式,允许用户将收益型资产作为保证金进行永续合约交易,实现资本的多重收入来源。同时,Aster提供24/7的非托管交易,支持加密货币和传统股票永续合约,如苹果和特斯拉,成为传统金融与DeFi之间的桥梁。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去中心化交易所的Aster算的上是中心化交易所币安的竞争对手。但是,Aster的发展却是得到币安体系的支持。具体来说就是YZi Labs孵化了Aster,并投资了其前身Astherus。BNB Chain发言人也确认Aster通过该计划获得了指导、曝光和技术支持。另外,CZ本人也在Aster代币发行期间公开在社交媒体上背书,表达对项目的认可。 

 

ASTER崛起与解锁卖压拖累HYPE下行

ASTER 的快速崛起及其创新产品的推出,使其成为 Hyperliquid 的主要竞争对手,这种竞争压力也直接体现在HYPE代币的价格下行上。 自9月18日以来,HYPE价格已从接近60美元的历史高点下跌至48美元左右,跌幅近20%。  

不过, 除了ASTER带来的外部竞争压力,HYPE代币还面临内部结构性因素的挑战。首先,根据代币经济安排,Hyperliquid的HYPE将于11月29日开始进入为期24个月的线性解锁期,每月释放约5亿美元的代币,这意味着市场上将持续增加供应,形成明显卖压。其次,投资者关注的另一风险是Arthur Hayes的抛售。 

此前,Arthur Hayes为HYPE“喊单”,称其有望暴涨126倍。但是在本周一,他在持有HYPE代币的一个月后,就已出售9.6628万枚代币的全部持有量,价值约510万美元,获利约82.3万美元。与此同时,巨鲸钱包"0x316f"也在周一提取了价值1.22亿美元的HYPE,这些代币最初以每枚约12美元的价格购入。区块链数据平台Lookonchain指出,该巨鲸在购买代币九个月后坐拥约9000万美元的未兑现利润,很可能正在"获利了结"。

币安的“醉翁之意”:借力ASTER,布局DEX

根据CoinGecko数据,Hyperliquid距离超越币安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日交易量为7.9亿美元,而币安达340亿美元。不过,其成长速度令人不得不警惕。

2023年,Hyperliquid在几乎零宣传的情况下悄然上线,没有发布会,也没有大规模的市场营销。创始人Jeff Yan只是简单地开放平台,静待市场反应。出乎意料的是,平台在短短100天内便实现了日交易量突破10亿美元的成绩。此后增长愈发迅猛:2025年1月19日,单日成交额刷新纪录,达到210亿美元;而在7月,平台的月度交易量更是攀升至近3200亿美元,较6月的2160亿美元环比增长47%。这一水平使得Hyperliquid的交易量已占到币安的11.89%,创下历史新高,当时币安的永续合约交易额约为2.59万亿美元。

最新数据还显示,Hyperliquid累计成交量已突破2.3万亿美元,未平仓合约高达152亿美元。在去中心化永续合约领域,其市场占比已超过70%,规模逼近币安的十分之一。 

因此,对币安而言,支持ASTER是一种“防守+进攻”的组合拳。

防守层面:守住赛道,化解威胁

  • 资本绑定:一旦 ASTER 成长为头部平台,币安也将因资本关系而间接受益,避免被完全边缘化。

  • 战略纵深:借助 ASTER,币安能提前布局去中心化赛道,从而在与 Hyperliquid 等竞争者的对抗中保持缓冲空间。

进攻层面:锁定流量,反向吸收
ASTER 的潜力不仅在于交易量增长,更在于它能够吸引那些倾向去中心化的用户群体。币安通过早期投资和生态绑定,可以:

  • 占据入口:让 ASTER 成为币安体系的“DEX 前哨站”,即便用户离开 CEX,也仍停留在币安辐射范围内。

  • 资源协同:币安能向 ASTER 提供流动性、品牌和合规经验,反向提升自身在去中心化市场的影响力。

  • 利益分享:一旦 ASTER 爆发式成长,币安不仅守住了部分市场,还能凭借股权或代币红利实现“进攻性获利”。

总结: 

短期来看,HYPE 代币承压下行,受到ASTER竞争、代币解锁及大户抛售的多重影响。然而,ASTER自身的后续表现仍存在不确定性,其能否维持高增长、稳定流动性、优化用户体验,并在面对潜在市场波动与监管审查时保持韧性,将直接决定其在去中心化交易所生态中的长期地位。 

相关推荐:Arthur Hayes退场后,Hyperliquid巨鲸撤出价值1.22亿美元的HYPE代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