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当比特币一路冲破11万美元关口时,大多数人都在热议下一站是15万还是20万。而就在这片普遍看涨的牛市狂欢中,一只名为“胖企鹅(Fat Penguins)”的Meme币却悄然从人群中“滑”了出来,成为整个加密社区最新的流量收割机。
不同于往年的Meme行情,这一次“胖企鹅”的走红完全踩在了牛市的浪尖。自2024年减半后,资金回流加密市场,主流币强势上行,NFT、Layer2、AI叙事轮番炒热。但当大资金与巨鲸把比特币和以太坊抬到新高后,场内仍有大量散户与短线资金在寻找更“性感”的投机出口。Meme币,成了他们“赌性”最直接的去处。
“胖企鹅”的故事并不复杂:一张憨态可掬的企鹅表情包,在Reddit和Telegram社群发酵,再被KOL喊单、表情包刷屏、短视频推波助澜,迅速点燃市场情绪。一夜之间,Solana和Base等热门公链的DEX里,“胖企鹅”相关交易对冲上榜首。很多玩家并不知道它背后有没有团队,有没有路线图,也不关心,它只需要一个共识——涨得快、跑得也快。
在比特币站上11万美元后,整个市场情绪被进一步推高:不少持有BTC巨额浮盈的老玩家愿意拿出一小部分利润“博一把”;新入场的散户也急于在错过主流币后寻找低门槛的翻倍机会。Meme币的生存土壤,比任何时候都更肥沃。
与2021年狗狗币和柴犬币那轮Meme潮不同的是,这一次的“胖企鹅”更像是一场社区与AI生成内容的自我狂欢。图片、视频、段子一夜成型,几乎没有中心化团队干预,散户自发把“胖企鹅”从一个梗玩成了“信仰”。短视频平台上甚至出现了“胖企鹅”主题BGM和模仿舞,一周内点击量过千万。
这背后,也是一种典型的牛市副产品:当主线涨幅趋缓,FOMO情绪逼着资金去寻找更快的涨停板。有人用一句话形容这只Meme币的爆红:“胖企鹅飞不起来?可在牛市里,一切都会飞。”
然而,热闹背后也埋下了熟悉的隐患。链上社区近日不断出现“仿盘”模仿潮,新的“瘦企鹅”“彩虹企鹅”“企鹅国王”接连上线。有的开盘就拉高出货,有的甚至仅仅存在几小时就宣布跑路。一些DEX交易对流动性虚高,做市商短线吸引散户追高,然后瞬间撤池割韭菜,这些老把戏仍在重复上演。
更值得关注的是,多家中小型中心化交易所趁机上线“胖企鹅”永续合约,打出高杠杆、低保证金的旗号,把赌桌从现货拉到衍生品,风险瞬间放大。有玩家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对账单:24小时内用50倍杠杆做多“胖企鹅”,结果一夜爆仓,一夜暴富的神话与血淋淋的教训同时在上演。
监管层面,目前全球对Meme币的关注度依旧有限。尽管美国和欧洲近期对稳定币和CEX的监管趋严,但这类纯社区驱动、没有官方主体背书的Meme币,往往游走在灰色地带,想要“一刀切”并不现实。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当牛市热钱充斥市场,这样的投机热点只会层出不穷。
市场研究者普遍认为,“胖企鹅”并不会改变牛市主线,但它像一个情绪放大器,提醒人们牛市里也可能潜藏非理性泡沫。一旦市场遭遇回调,这些缺乏基本面支撑的Meme币往往是第一个暴跌的风向标。
或许对投机者而言,这正是“乐子币”的意义所在:它们不会留下任何可持续的价值,却能在短时间内把人性的贪婪、狂欢与后悔拉到极致。正如一位老玩家所说:“牛市里,没有人真的需要‘胖企鹅’,但每个人都想抓住下一个飞起来的梗。”
当比特币在高位徘徊,资金永远不肯停歇。从“胖企鹅”到下一只“胖鸭”“胖猫”,甚至任何荒诞的表情包,都可能成为被投机者吹上天的风口。牛市在继续,狂欢未止,没人知道最后谁会留下买单,但每一只“胖企鹅”都在提醒市场:牛市从不只有理性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