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香港Web3协会联席主席Joshua Chu

据相关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对币安联合创始人赵长鹏(CZ)实施的赦免引发了广泛关注。一些评论人士认为,此举可“清除CZ案底,使其重返行业”,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点:总统赦免并不等同于消除罪责。

司法权力归属于司法机关。只有在任法官才有权推翻定罪、宣判无罪并恢复清白。

在CZ与币安的案件中,获得赦免,并非通过司法上的洗脱,而是行政上的原谅,其犯罪记录及相关不当行为依然存在。毕竟,只有被认定有罪者才有资格获得赦免。

当前局面并非通过上诉实现的。在假设性的协议下,美国司法部可以同意撤销定罪。如果CZ选择上诉路径,中立法官可在司法部许可下重新审查该案,从而以程序正义方式为其洗清冤屈。

因此,通过直接向总统(既非法官也非司法成员)寻求并获得赦免,CZ及币安法律团队可能做出了代价高昂且不可逆转的战略决策,这不仅巩固了其联邦犯罪身份,也为新的民事责任敞开大门。

赦免加固认罪事实

刑法承认犯罪不是没有受害者的抽象概念;它是对社会秩序的侵犯,对个人或群体造成实际伤害。在监管和金融犯罪领域,这类受害者众多,从直接被骗者到因更广泛非法市场行为受影响的人群均涵盖其中。

随着有罪事实被确认,公共记录得以固定:确实存在违法行为。

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披露,在起诉过程中,该机构对币安展开调查,掌握了大量证据,包括故意未实施有效了解你的客户/反洗钱(KYC/AML)控制措施,使资金能够用于犯罪用途。CFTC证据还显示,币安曾指导客户规避制裁,高管随后进行“清理”操作以掩盖美国用户身份。由于未就撤销判决提出上诉,这些认定现已成为不可争议的事实。

这实际上极大增强了未来民事原告的法律地位;原告无需再证明刑事责任要素,因为定罪记录已确立且无人质疑,上诉亦无可能。因此,在侵权、欺诈及相关案件中,普通法体系国家(地区)内的民事法院可将刑事定罪(及相关事实)视为具有约束力或至少高度说服力的依据。

法律将认可所有受害者权益,无论是直接受害人(如资金损失、安全受损或因非法交易购买武器等遭遇不法便利),还是间接受害人(如因市场、监管或环境因素受到损害)。此外,这些影响已经深刻波及社会各层面与市场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每当发生犯罪,就意味着权利被侵犯,对社会造成伤害。这些受害者范围往往很广,尤其是在金融或网络诈骗案件中,因此刑事和民事所得应优先用于补偿受害者。

民事侵权责任风险激增

侵权法核心原则源自Ryland v Fletcher案(该原则后被美国普通法吸收),即任何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将可能造成危害之物带入或保留于自己财产内,一旦逸出导致损害,即须承担严格责任。这种“无过错”标准仅要求风险可预见且实际发生损害即可成立。这里引用该案例,是为了说明严格责任原则在普通法体系中的适用背景和重要性。

根据法院记录及披露内容,币安内部聊天和监管调查显示,高管涉嫌明知故犯规避监管要求,从而促成非法资金流动、容忍乃至允许受制裁交易,并有意鼓励高风险行为。这些经早前认罪协议确认的事实同时满足传统与现代意义上的可预见性,是普通法体系国家(地区)内侵权索赔的重要基础条件。

民事责任暴露范围之真相

早前认罪及随附承认,加之后续定罪且未提出撤销判决上诉,其影响已经深刻波及社会各层面与市场领域。这些潜在原告包括恐怖主义和国家暴力事件中的受害者,如10月7日恐袭及音乐节惨案幸存者和家属。他们已提起民事诉讼,指控币安故意放松管控、便利非法支付,为恐怖分子筹资执行袭击提供支持。

此外,还有网络诈骗和欺诈事件中的受害人,包括那些加密货币经由币安丢失或被洗钱处理的消费者,即便监管机构早已警示此类平台存在嫌疑问题也未能幸免。最后,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赔偿、要求依法合理分配和解金给犯罪受害人的索赔方,也将成为不断扩大的潜在原告群体之一。这一系列索赔不仅反映出个别经济损失,更揭示出根植于违法行为或疏忽事实基础上的更广泛连锁伤害,而这些都因无法再上诉而被进一步放大并具备可操作性——因为现在已有不可推翻的定罪记录作为支撑(鉴于赦免已经生效)。

赦免效力解析

事实上,被定罪人员一旦获赦便无法再提起上诉,因为赦免属于行政行为,仅能消除剩余【刑事】惩罚,而接受赦免本身即意味着承认有罪,因此丧失基于挑战定罪本身而产生的上诉理由。因此,各类受害群体因不可争议之承认以及经由定罪与赦免加固后的事实,其维权路径变得更加坚实,有望推动追回损失,这也将重塑币安及其生态系统整体风险格局,以及未来加密行业涉案纠纷中的救济模式走向新阶段。通过接受赦免,CZ实际上放弃了能够推翻或质疑既有犯罪事实之司法程序机会。

确定性的代价与不确定性

对于CZ获总统赦免这一消息,即刻反应是BNB价格出现剧烈上涨,两者之间关系紧密。投机者普遍认为刑事阴影消散,将迎来一段监管宽松期,同时期待品牌创始人重回公众视野,引领企业回归“黄金时代”。

然而,在美国以外地区,由于CFTC调查结论可能被采信,总统赦免未必能获得积极评价,因此相关行情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虽然此次特赦确实终结了刑罚执行,但同时也巩固了CZ所涉违法行为既成事实,由此极可能引发新一轮大规模民事索赔潮水般涌现。

此外,美国总统特赦仅限美国境内有效,并不能阻止其他国家依据自身法律甚至国际法规对个人展开追责。其他司法辖区仍可利用CFTC证据,对同一行为进行调查乃至起诉,只要当地法律受到侵犯或者构成国际犯罪,即使已获美方特赦,也难逃海外法律后果追究,美方豁免效力有限。

对于BNB持有人而言,其核心风险在于不断攀升的法律成本、多国资产面临查封、声誉冲击以及潜在监管排斥,都可能令币安全球布局骤然生变。一旦上述威胁落地,不仅会抵消此前因宽恕消息带来的短暂涨幅,更会让市场陷入持续波动难以稳定,因为投资者需不断调整预期以应对新闻变化带来的估值扰动常态化局面。

观点:香港Web3协会联席主席Joshua Chu

相关推荐:法国政府将审议"拥抱比特币(BTC)和加密货币"动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