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数字资产热潮涌动之际,中国官方在数字人民币(e-CNY)领域的推进也持续稳步加速。近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并公开征求意见的《促进和规范电子单证应用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探索使用数字人民币等新型支付方式开展跨境支付,积极稳妥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这一政策信号,结合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央行启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框架,以及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的设立,共同勾勒出中国以数字人民币为核心,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宏大战略图景。
一、政策鼓励: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迎来新机遇
中国网信办此次发布的《促进和规范电子单证应用规定(征求意见稿)》,旨在促进和规范电子单证推广应用,提高货物贸易和运输数字化水平,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保障电子单证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其中,关于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的表述尤为引人关注:
鼓励金融机构探索: 征求意见稿明确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根据电子单证特点,探索使用数字人民币等新型支付方式开展跨境支付,积极稳妥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提升业务数字化水平: 鼓励货物贸易、物流、金融等领域机构和企业在开展业务时认可、使用电子单证,提升业务应用数字化水平,促进行业提质增效。
促进跨境业务服务: 鼓励中国电子单证系统运营者在国家数据跨境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依法依规向境内外用户提供跨境业务服务,促进国际贸易、运输领域的电子单证应用。
电子单证,是指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能够证明当事人之间存在货物运输、仓储、货物保险等法律关系的单证,包括电子提单、电子多式联运单证、电子海运单、电子铁路货运单、电子航空货运单、电子仓单、电子货物保险单等。将数字人民币与电子单证结合,将极大提升跨境贸易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交易成本。
二、央行多措并举:加速数字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在政策鼓励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也在多方面发力,加速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与印尼央行合作: 2025年9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央行共同启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LCT)框架和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内正式全面投产,采用本币结算方式,是双方支付合作的重要进展。
CIPS系统优化: 海通国际发布研报称,此前央行对CIPS系统业务规则的修改和完善,将进一步促进CIPS系统的推广,有助于加速整合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渠道和资源,提高人民币跨境清算效率。
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5年6月在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宣布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旨在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服务数字金融创新。
优化计量框架与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日前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表示,为保障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加上价格预期相适应,同时提升商业银行和用户的积极性,应该对数字人民币的计量框架进行升级,同时通过币串和全局统一账本等业务技术特性,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货币服务。
拓展应用场景: 中国数字人民币领域近期有多项进展,包括重庆首笔中新数字人民币双边跨境结算业务落地;招商银行北京分行成功落地招行体系内首单数字人民币钱包出款+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清算的跨境汇款业务。此外,中国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优化体育消费支付服务,加快拓展数字人民币体育消费应用场景。
三、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深层考量
中国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背后有着深层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考量。在全球美元霸权背景下,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有望为全球贸易和金融提供更多元的选择,降低对单一货币的依赖。
提升跨境支付效率: 数字人民币基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实时结算、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能够显著提升跨境支付的效率,降低企业和个人的交易成本。
增强货币主权: 在美元稳定币全球扩张的背景下,数字人民币的跨境应用有助于维护中国的货币主权,减少“数字美元化”对中国金融体系的潜在冲击。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数字人民币可以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和投资,促进人民币在区域内的使用,推动形成以人民币计价的贸易结算体系。
尽管此前有传闻称中国官方将推出与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以对抗美元霸权,但相关信息都未获得应验与证实。目前来看,中国官方更倾向于通过央行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来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非通过私人稳定币。
结语:
中国网信办鼓励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在国际合作和应用场景拓展上的积极推进,共同构成了中国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全球数字金融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数字人民币有望成为中国提升国际影响力、重塑全球支付体系的关键力量。随着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的不断探索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人民币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中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构建更加多元、平衡的国际货币体系贡献中国智慧。
相关推荐阅读:中国法院判“境外挖矿”商业合约无效,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