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央行完成了将加密公司纳入银行式监管的规则,将稳定币交易和某些自托管钱包转账归类为外汇操作。

根据周一发布的第519、520和521号决议,巴西中央银行(BCB)建立了所谓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SPSAVs)的操作标准和授权程序,这是在该国运营的新类别的持牌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

该框架将现有的消费者保护、透明度和反洗钱(AML)规则扩展到加密经纪商、托管人和中介机构。

这些规则将于2026年2月2日生效,资本市场和跨境操作的强制报告将于2026年5月4日开始。

稳定币纳入外汇规则

根据第521号决议,购买、出售或兑换与法币挂钩的虚拟资产,包括使用此类资产进行的国际转账或支付,将被视为外汇(FX)操作。

通过这一分类,稳定币活动将受到与跨境汇款或货币交易相同的审查。

持牌外汇机构和新的SPSAVs将能够执行这些操作,但需遵循文件和价值限制。根据BCB的规定,与未持牌外国对手的交易每笔转账将被限制在10万美元。

这些规则还涵盖了由服务提供商中介的自托管钱包的转账。这意味着提供商必须识别钱包的所有者,并维护其验证资产来源和目的地的流程,即使转账本身不是跨境的。

这一规定将反洗钱和透明度义务扩展到以前被认为不在受监管金融范围内的领域。

虽然这些规则没有明确禁止自托管,但它们弥补了一个关键的报告缺口,迫使受监管的交易所和经纪商将钱包互动视为正式的外汇操作。

BCB表示目标是促进效率和法律确定性

在公告中,BCB表示其目标是确保“更高的效率和法律确定性”,防止监管套利,并将加密活动与国家的国际收支(BoP)统计数据对齐,这意味着使稳定币转账在官方金融数据中可见。

这一举措是在几个月的公众咨询和央行对巴西稳定币使用主导地位的日益关注之后进行的。2月7日,BCB行长Gabriel Galipolo表示,巴西约90%的加密活动涉及稳定币,主要用于支付。

Galipolo表示,稳定币在支付中的广泛使用带来了监管和监督挑战,特别是在洗钱和税收等领域。

巴西央行表示,新框架旨在遏制诈骗和非法活动,同时为加密市场提供法律清晰度。

新规则可能影响小型加密企业

对于加密构建者来说,这可能会增加合规成本,并重塑本地平台与全球流动性的互动方式。较小的加密参与者将被迫与更大的机构竞争,并满足更严格的银行级标准。

这些规则将于2026年2月生效,但市场参与者预计将在此之前开始重组。

对于加密活动在拉丁美洲仅次于阿根廷的巴西来说,新法规标志着从实验到综合监管的决定性转变。

新规则表明,加密货币在巴西金融生态系统中是受欢迎的,但必须遵循与法币相同的规则。

相关推荐:CFTC临时主席Caroline Pham确认推动批准美国杠杆加密货币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