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发布告诫,点名“BiyaPay”为无牌交易平台,声称其提供香港及美国股票交易服务并在香港设有办公室,但从未获证监会发牌。这一事件引发市场广泛关注。2025年9月26日,BiyaPay官方迅速作出回应,明确表示公司目前尚未取得香港地区的股票交易牌照及加密货币交易牌照,并郑重声明不向香港地区居民提供相关交易服务。同时,BiyaPay披露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合规化进程,试图以此回应监管质疑,并展现其构建安全、透明交易环境的决心。
一、BiyaPay回应“无牌”指控:不向港人提供服务
针对香港证监会9月25日发布的“香港地区无牌”相关声明,BiyaPay官方作出如下说明:
承认未持牌: BiyaPay明确表示,公司目前确实尚未取得香港地区的股票交易牌照及加密货币交易牌照。
遵守香港法规: BiyaPay强调,公司严格遵守香港证监会的相关法律法规。
服务范围声明: BiyaPay郑重声明,不向香港地区居民提供股票及加密货币交易服务。这一声明旨在澄清其业务范围,避免与香港本地监管产生冲突。
香港证监会此前通过其社交媒体监察平台发现了“BiyaPay”,并注意到香港公众可以透过BiyaPay的官方网站及其社交媒体帐户取览平台资讯并注册帐户。证监会已将该平台列入警示名单,并提醒投资者,由于该平台不受证监会规管,投资者受到的保障非常有限,甚至可能蒙受全部损失。
二、全球合规化进程曝光:多地牌照申请进行中
在回应香港证监会的同时,BiyaPay详细披露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合规化进程,试图展现其构建全球合规体系的决心:
已获牌照: 公司已取得新西兰FSP金融服务牌照。
积极申请中:
在美国组建团队,正积极申请美国Broker牌照。
同步推进多地监管申请,包括欧盟MiCA和VASP牌照、新西兰FMA牌照、开曼SIBL证券投资业务牌照及银行牌照、美国MTL(Money Transmitter License)牌照、美国RIA(Registered Investment Adviser)牌照。
投资与参股: BiyaPay也在投资和参股香港本地的证券及加密相关牌照,以期未来在香港合规运营。
未来战略: BiyaPay表示,未来2-3年,合规建设将是其首要战略方向。公司始终坚守用户资产安全至上的理念,并将持续加大合规投入,为全球用户打造安全、透明、可持续发展的交易环境。
三、筹建BVI与开曼基金,加快开发BIYA Chain:推动美股链上交易
除了积极推进全球牌照布局,BiyaPay还在技术和产品层面进行布局:
筹建基金: BiyaPay正在筹建BVI与开曼基金。
开发BIYA Chain: 加快开发BIYA Chain,以推动美股的链上交易。这表明BiyaPay不仅关注传统证券交易,也积极探索Web3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尤其是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
四、加密金融科技的合规挑战与机遇
BiyaPay的经历提醒我们,稳定币的普及之路充满挑战。随着监管审查的加强,金融科技公司必须优先考虑合规性,才能保持领先地位。
保持领先地位: 持续关注监管环境,并根据需要调整合规计划。
拥抱合规技术: 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可以帮助实现交易监控和客户尽职调查等关键流程的自动化。
建立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 完善的合规计划可以让公司对银行等潜在合作伙伴更具吸引力。
了解监管网络: 不同的监管机构可能有重叠的规则。参与监管沙盒可以提供更安全的测试环境。
考虑成本: 合规看似负担,但它可以与客户和监管机构建立长期信任。
香港新的监管框架为有意向投资稳定币的金融科技初创公司带来了挑战和机遇。虽然牌照和合规要求可能会造成较高的准入门槛,但其清晰的监管框架也能增强机构信任和消费者信心。
结语:
BiyaPay对香港证监会“无牌”指控的回应,以及其全球合规化布局的披露,揭示了当前加密金融科技公司在追求创新与遵守监管之间的复杂平衡。在香港积极构建数字资产监管框架的背景下,任何试图在灰色地带运营的行为都将面临严厉打击。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持有牌照、受监管的平台进行交易,是保障自身资产安全的关键。BiyaPay的案例再次强调,合规并非事后诸葛亮,而是可持续运营的基石。未来,只有那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并在用户便利性和对当地法律的坚定承诺之间取得平衡的金融科技初创公司,才能在加密金融的浪潮中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