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后,金融圈“技术控”和加密倡导者回望2024年时,会达成共识:这是比特币走向主流、在传统金融中实现大众化采用的一年。现货比特币ETF的空前成功、MicroStrategy CEO Micheal Saylor计划购买420亿美元的比特币,以及比特币刷新历史新高,都是这一年的重要里程碑。

比特币正式迈入“大联盟”,其如何融入金融各个层面的深度讨论,已成为加密会议和社交媒体上分析师与思想领袖的高频话题。为更深入理解比特币与加密资产融入传统金融的影响,Cointelegraph采访了1971 Capital首席投资官Brian Russ。

Cointelegraph:机构和散户投资者都在购买现货比特币ETF的份额,但从更长远来看,你认为比特币会如何被整合进投资组合?

Brian Russ: 我完全认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财富管理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会向其客户群展示——如果他们在60/40组合中分散配置到比特币,或者比特币与以太坊的组合——将会显著提升回报。我认为随着这类研究的发布,那些大型注册投资顾问会推动客户从0仓位起步,进行配置。

VanEck是最早“开火”的机构之一。他们大概在六个月前、就在比特币ETF推出之后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不出意外,这份关于现货比特币ETF的研究正是展示了这一点。它本质上是一张直方图,显示传统的60/40组合给你的回报大约是9%。但如果你配置了比特币与以太坊的组合——他们考察了不同配置水平,最高配置是7%——那么如果你做的是60%股票、33%债券和7%比特币与以太坊,那么回报将从9%提升到17%。

这相当有说服力,对吧?我认为随着更多研究的发布,你会看到更多人——无论是个人、家族办公室,还是一直在场外观望的机构投资者——会说:看,要么配0.5%,要么配5%。

Cointelegraph:要把比特币价格推到10万及以上,需要什么?

BR: 我认为要看到那样的上行,你确实需要一个催化剂。我不会指望它仅仅因为需求开始超过供给就发生。那是可能的,我们可以磨到7万美元上方,但我不认为在没有某种催化剂的情况下会出现失控式突破。大选可能成为那个催化剂。我持怀疑态度,因为这是一个已知事件、结果可预测,市场现在就已经在定价。所以如果大选结果会成为驱动因素,我们现在就会看到突破发生,而不是等到11月5日或11月6日,但也可能是大选之后发生的某些事情。可能是大选后的政策,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对我而言,就是保持高度关注:到底是什么催化剂能推动比特币和更广泛市场走高。我不认为我们会看到它一举突破历史新高,然后像过去那样一路狂奔。

Cointelegraph:为何黄金和白银会与比特币一起创新高?

BR: 我认为你需要把像贵金属这样的投机性商品,与像黄金和铜这样的实用型商品区分开来。举例来说,如果我们聚焦贵金属市场,我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反美元交易”的一环。所以让人困惑的是,我们常常把黄金和白银视为对冲和risk-off类型的工具。但如果回顾历史,其实并非如此。

在2008年以及2020年3月,贵金属市场都出现过大幅抛售。所以在危机来临、资产被抛售的那段时间里,它们实际上可能成为流动性的来源。多年来我注意到,黄金和白银有其自身的一套驱动因素。它们往往并不像严格意义上的对冲工具,也不真的是那张保险单。传统上,我们看到美国国债市场和美元在危机或衰退中是更好的对冲。而让我对贵金属市场感兴趣的是,如果你把时间一直回溯到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我认为我们现在正处在贵金属的第三轮牛市中段。

很难准确界定这轮贵金属牛市的起点,但我认为把2020年3月作为起点是合理的,对吧?因为我们经历了一场百年一遇的病毒性大流行危机,随后是“火箭筒”式刺激。也就是大量资金被注入体系。我认为在18到24个月内,随着各类财政刺激以及美联储实施的货币政策,M2扩大了大约50%。而我认为我们大概走到这个故事的中途。

这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可能长达十年的贵金属牛市约4到5年。当你把围绕COVID-19及其刺激响应、我们提到的财政赤字、以及我们预计会成为更深财政赤字催化剂的总统大选等因素综合起来——这种类似于Lyn Alden所说的“nothing stops this train”的动态:赤字越来越深,并且这种状况具有反身性、会自我强化。我认为围绕美元作为价值储藏资产的情绪已经发生转变。于是这里出现了更大的竞争空间。贵金属是其中一部分,而比特币也无疑是这场竞争中令人兴奋的另一部分。

Cointelegraph:在ETHDenver上,你提出了一个评估以太坊当前与未来估值的有趣框架。本轮周期里,以太坊在价值表现上相对落后,但基于你的方法论,你认为以太坊仍在正轨上吗?

BR: 是的,我这么认为。事实上,我现在比在ETHDenver时更喜欢它——那是今年2月。我尝试从一组交叉于基本面、情绪、仓位、流动性和技术面的因素综合考量。而当我审视这些因素时,我认为现在要比当时略好。你知道,在我看来,基本面故事仍然稳固。如果你看各条L1上的日活钱包,过去3到4年里增长了约800%——这是Dan Tapiero的研究。如果你看a16z最近发布的《State of Crypto》报告,他们统计的L1月活加密地址(与L1交互)达到2.2亿,创历史新高,而且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增长。

如果你看与以太坊基础设施相关的一些进展,交易费用大幅下降。显然,从工作量证明转向权益证明意义重大。那是几年前发生的,所以从基本面看,这个故事只是在持续变好。如果看价格层面的技术面表现,相比比如比特币,它相对疲弱。以太坊兑比特币的相对走势,或与索拉纳相比——至少从市值层面,索拉纳是以太坊的头号竞争对手。情绪只是跟随价格,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正处于以太坊的负面情绪期。

当前的叙事是:L2是寄生性的,而且以太坊路线图面临一些真正的挑战。我认为人们在提出一些艰难但很好的问题。不过,尽管我展示过一个传统的估值模型,且我的职业生涯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传统金融(TradFi),我并不确信基本面是当下的关键驱动。

我认为这项技术仍处于相当早期的阶段,仍需要“摸着黑”前行。这些资产可能存在潜在的货币性溢价,以太坊可以被视为一块坚实的抵押品,可用于去中心化金融(DeFi)或更广泛区块链生态的其他板块。你甚至可以说,很多这类资产还会叠加“模因溢价”。

那么,Vitalik和以太坊生态的“模因溢价”是多少?这个社区的凝聚力如何?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去任何一场这类会议,很多都已售罄。赞助商众多、资金充沛、人头攒动、活力十足、开发者众多。按各种基本面指标衡量,生态中的各项指标在改善。我认为这条路线图需要时间。时间会证明L2扩容方案是否是以太坊的正确方案。如果不是,我认为协议层和基金会足够聪明,会及时调整方向。

本文仅供一般信息参考,不构成也不应被视为法律或投资建议。文中所述观点、想法与意见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一定反映或代表Cointelegraph的观点与立场。

为传统60/40组合配置加密资产的结果。来源:Brian Russ
L1月活加密地址达到2.2亿。来源:a16zcrypto

相关推荐:迷因币(Memecoin)市场跌至2025年低点,一天内蒸发5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