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8月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落地,全球资本目光都锁定在“人民币稳定币”这张新赛道上。这不仅吸引了渣打、蚂蚁等国际巨头抢申牌照,更有一批A股产业链上的“先锋”企业早已悄悄完成技术卡位,从底层安全到跨境场景,从官方合作到硬件支撑,它们绝非蹭概念那么简单!一场围绕合规红利的激烈牌照战正在香港上演,谁能率先突围,成为人民币稳定币时代的领跑者?

一、香港牌照战正酣:人民币稳定币赛道引爆全球资本

  • 监管落地: 2025年8月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落地,为人民币稳定币这张新赛道奠定了合规基础。

  • 巨头抢滩: 渣打、蚂蚁等国际巨头纷纷抢申牌照,显示出对人民币稳定币市场的巨大热情。

  • A股“先锋”浮出水面: 产业链上的A股龙头企业早已悄悄完成技术卡位,从底层安全到跨境场景,从官方合作到硬件支撑,一批“真刀真枪”的标的浮出水面。

二、5大“先锋”浮出水面:谁能先吃合规红利?

四方精创(300468):香港战场“技术先锋队”

  • 核心竞争力: 自主研发的Finnosafe平台直接打通稳定币发行、跨境清算全流程,相当于给金融机构搭好了“稳定币操作系统”,目前已为多家银行提供解决方案。

  • 官方合作: 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合作紧密,从数字人民币到稳定币,始终站在官方合规技术的第一梯队。

  • 先发优势: 香港牌照申请启动,这家“技术服务商”相当于提前拿到了“入场准考证”,被不少机构视为稳定币领域的“基础设施龙头”。

恒宝股份(002104):硬钱包“市占率王者”

  • 核心竞争力: 作为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的核心供应商,市占率直接超过45%——相当于每2个硬钱包里,就有1个来自恒宝,在硬件领域几乎是“碾压级”优势。

  • 安全保障: 量子加密技术能直接保障跨境支付中的资产安全,还参与了香港金管局的沙盒测试,甚至已经给京东稳定币项目提供硬件支持。

  • 确定性: 在“安全优先”的监管逻辑下,这种有实际落地案例的硬件龙头,确定性不言而喻。

拉卡拉(300773):牌照+场景“双王炸”

  • 稀缺牌照: 国内唯一持有跨境人民币全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稳定币与法币兑换、跨境结算场景中,天生就有合规优势。

  • 场景落地: 智能POS终端已经支持稳定币与法币“秒级兑换”,覆盖了80%的跨境电商园区;香港子公司还在冲刺首批储值支付工具(SVF)牌照,相当于“双线布局”香港市场。

  • 真壁垒: 对于稳定币来说,“有场景+有牌照”才是真壁垒,拉卡拉刚好踩中这两个关键点。

天阳科技(300872):跨境成本“杀手”

  • 核心优势: 推出稳定币充值信用卡系统,将手续费降到了传统汇款的千分之一,对于频繁跨境的企业来说,这几乎是“刚需级”创新。

  • 场景落地: 自主研发的跨境支付系统已经通过香港金管局沙盒测试,还和京东合作开发跨境B2B结算系统,重点布局东南亚市场。

电科网安(002268):底层安全“定海神针”

  • 核心竞争力: 国内唯一同时拥有涉密、商密最高资质的企业,是“官方认证的安全专家”,还直接给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提供底层密码支持。

  • 官方合作: 深度参与香港金管局稳定币沙盒项目,用量子加密技术保障跨境支付安全。

  • 不可替代性: 在监管对“金融安全”零容忍的背景下,这种能守住“底层防线”的企业,相当于稳定币产业链的“定海神针”,不可替代属性极强。

三、投资警示:机遇与风险并存

  • 股市波动: 股市波动受政策落地节奏、牌照发放结果、市场情绪等多重因素影响,投资前一定要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好功课再决策。

  • 合规优先: 随着香港首批稳定币牌照2026年初有望落地,这些提前站在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龙头,大概率会成为市场持续关注的焦点——毕竟,在“合规优先”的新赛道里,“先入场、有硬货”的玩家,总能更靠近红利窗口。

结语:

人民币稳定币风口炸场,香港牌照战正酣,5大“先锋”浮出水面。这些企业在技术、牌照、场景和安全方面各有卡位,有望在人民币稳定币时代率先吃下合规红利。然而,投资仍需谨慎,理性评估风险。

相关推荐阅读:77家机构表达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意向,蚂蚁集团和中石油抢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