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刊物《Nature Sustainability》于11月5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生产同样的市场价值时,加密货币挖矿较矿业开采作业相比耗能更多。

来自美国能源部( U.S. Department of Energy)旗下Oak Ridge科学与教育研究所(Oak Ridge Institute for Science and Education)的科学家开展了一项研究,评估加密货币挖矿与铝、铜、黄金、铂和稀土氧化物开采过程的能耗对比。

科学家们以2016年1月1日到2018年6月30日为研究期间,他们发现比特币(BTC)、以太坊(ETH)、莱特币(LTC)和门罗币(XMR)挖矿每生产1美元价值的平均耗能分别为了17、7、7、14兆焦耳(MJ)。

相比而言,同等产值的情况下,开采铝、铜、金、铂和稀土氧化物的能耗分别为122、4、5、7和9兆焦耳。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除铝和一些氧化物之外,矿物开采作业比加密货币挖矿消耗的能量更少。

 

Crypto mining power consumption compared to ‘real’ mining

加密货币挖矿与真实“挖矿作业”的能耗比较。来源 : nature.com

此外,源自此项研究的资料现实,上述四种数字货币中有三种(BTC、ETH和LTC)挖矿能耗逐年增长。例如,2016年BTC挖矿生产1美元价值需要17 兆焦耳,而现在这一数字为19兆焦耳。

报告指出,每生产1美元价值的能耗量将持续增加。这批科学家给出的结论显示,研究涵盖的三年时间中,加密货币挖矿导致了300万-1500万吨的二氧化碳(CO2)排放。

相关人士认为较高的能耗是主要加密货币的“硬伤”。据2月的一份报告显示,2018年冰岛的加密货币挖矿能耗预计将比该国的家庭耗能量更大。

今年5月,曾发表围绕“比特币日益增长能耗问题”文章的经济学家Alex de Vries表示,到2018年,BTC挖矿能耗将占到全球能源的0.5%。

不过,美国清洁能源专家Katrina Kelly对此类预测表示质疑,她指出此类辩论“过于简单”。Kelly表示,类似冰岛等国主要依赖的是可再生能源,也就是说在此类国家进行比特币挖矿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还是较为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