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时报》8月30日报道,印度央行——印度储备银行(RBI)——已确认成立了一个跨部门小组,负责分析发行卢比支持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可行性。
在印度央行2017-2018年度报告中,详细介绍了这个组织的成立和工作重点,证实了印度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在4月的会议上确认的早期细节。
据报道,研究发行法定货币支持的CBDC的动力主要来自成本方面的考虑:《经济时报》援引的数据显示,印度在2018财政印刷纸币的成本为63亿卢比(约合8900万美元)。印度央行的报告指出:
“全球管理法定纸币/金属货币的成本不断上升,促使世界各地的央行探索引入法定数字货币的选择”。
据《经济时报》报道,其他因素还包括“支付行业的快速变化”,以及私人数字通证的“崛起”。
EY India的Mahesh Makhija向《经济时报》表示,“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想法很有前景,但需要解决数字伪造的问题。”他进一步指出,印度央行表示愿意将分布式分类帐技术(DLT)用于支付系统、清算和结算过程,这是一个“受欢迎的发展”。
印度央行在报告中指出,加密货币目前并未“构成系统性风险”,但同时警告称,“加密货币生态系统可能会影响现有的支付结算系统,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
印度央行呼吁与全球监管机构进行协调,以应对加密货币带来的挑战,同时宣布将密切关注以下问题:
“[加密货币]从交易所转向P2P的交易模式,也可能涉及增加现金的使用。加密货币交易所迁移到暗池、现金和离岸地点的可能性[引起]人们对反洗钱(AML)、打击恐怖主义融资(CFT)和税收问题的关注。”
Cointelegraph曾报道,印度央行高调禁止银行与加密相关企业和个人进行交易,这一备受争议的禁令于7月5日生效。作为回应,某些印度国内的交易所要么暂停了法定货币的提款,要么表示计划转型为P2P平台,以避免内部的加密货币-法定货币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