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数字货币浪潮汹涌、稳定币日益成为金融科技焦点的背景下,香港正积极探索其在数字金融领域的战略定位。2025年10月13日,香港立法会秘书处发布最新一期《专题快讯》,综述香港金融科技和数字资产的最新发展。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建议是:争取中央支持,在香港发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并在数字资产和加密货币等金融新兴领域敢于探索实践,发挥好“稳定币试验田”作用。这一呼吁,不仅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提供了新的数字路径,更预示着香港有望成为连接中国与全球数字金融体系的关键枢纽。
一、香港立法会:呼吁中央支持发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
香港立法会秘书处发布的《专题快讯》全面回顾了香港在金融科技、数字资产、绿色可持续金融及跨境金融领域的发展,并提出了多项前瞻性建议。
“稳定币试验田”: 议员建议争取中央支持,在香港发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并在数字资产和加密货币等金融新兴领域敢于探索实践,发挥好“稳定币试验田”作用。这表明香港已将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视为其在数字金融领域的重要战略方向。
完善监管框架: 议员建议完善数字资产规管框架,以保障投资者;加强为金融、贸易、会计及法律等多个行业的从业员提供Web3和金融科技的在职培训;以及在中学课程引入区块链、代币化等技术概念,普及公众对数字资产及Web3技术的知识。
稳定币监管先行: 立法会于今年5月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为锚定法定货币的稳定币发行人设立发牌制度,规管稳定币的发行和相关活动,并赋权金融管理专员进行调查及执法,使香港成为全球首批制订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的地区之一。政府因应议员的建议,对《条例草案》提出多项修正案,包括在原有建议的四类认许提供者之外,容许储值支付工具持牌人亦可销售法币稳定币。议员认为这有助推动法币稳定币在本港的广泛应用。
二、稳定币:解决跨境支付痛点的有效方案
稳定币因其“快速、低成本、可编程”的特性,被视为解决跨境支付痛点的有效方案,对电商、汇款服务等行业而言,稳定币可显著降低跨境交易的时间与费用。
巨额汇款市场: 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近1万亿美元的汇款市场每年平均手续费就有6.4%(约640亿美元)的损失;而使用稳定币转账只需几美分,而且几乎可以立即到账。
企业采用率高: 《联合早报》发文提到,稳定币正快速进入本地企业的主流视野。调查显示,近20%的本地企业已经接受或使用稳定币;另有62%计划两年内采用,这一比率也显著高于受访四国的平均水平46%。整体而言,80%以上的本地企业已使用或规划引入稳定币支付。
三、香港的独特优势:全球金融中心与Web3枢纽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健全的监管体系、丰富的营商机遇和活跃的融资市场,结合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是推动金融科技与第三代互联网(Web3)融合发展的首选枢纽。
全球排名领先: 根据最新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香港继续稳居全球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位列亚太区首位,而在金融科技领域更是位列全球第一。
Web3及虚拟资产发展事宜小组委员会: 立法会一直关注Web3和数字资产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并早着先机,于2023年10月成立Web3及虚拟资产发展事宜小组委员会,研究相关事宜。
绿色和可持续金融: 香港透过发行代币化绿色债券、拓宽本地绿色金融科技生态圈等,推动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发展。至今,在香港安排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券总额约430亿美元,自2018年起连续七年居亚洲区市场的首位。议员促请政府当局制订措施,吸引内地企业来港进行相关的融资和认证测试,提升香港作为绿色和可持续债券发行平台的吸引力。议员亦建议当局研究利用区块链技术,将碳信用进行代币化的可行性。
国际合作平台: 香港作为区内重要的金融科技枢纽,已建立多个跨地域金融合作平台,以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连结。香港金融科技周与StartmeupHK创业节等年度盛事,吸引了大量全球行业领袖参与。
四、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的警示:稳定币的风险与监管缺口
在全球稳定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风险与挑战并存。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FSB)主席、英国央行行长贝利表示,FSB将加强全球政策应对来自私人金融和稳定币日益增长的使用所带来的新兴威胁。贝利指出,在应对金融稳定风险方面仍存在重大缺口,且很少有国家/地区为全球稳定币安排敲定全面监管框架。
香港立法会呼吁中央支持发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旨在通过合规框架,将稳定币的创新潜力与风险防范相结合。
结语:
香港立法会呼吁中央支持发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是香港在数字金融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这不仅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提供新的数字路径,更将巩固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和Web3枢纽的地位。在稳定币日益成为解决跨境支付痛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的背景下,香港有望发挥其“稳定币试验田”作用,为国家的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