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积极拥抱数字资产、致力于打造全球Web3中心的背景下,其在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和稳定币监管方面的实践再次引发全球关注。2025年11月1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透露了香港在数字资产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核心原则。他表示,香港正探索将国际航运租金这类稳定的现金流进行“代币化”,并明确稳定币牌照申请目标是明年开始发放,但强调稳定币绝不是投机炒作的工具,而是要解决实体经济痛点。这一系列表态,预示着香港正加速推动Web3“脱虚向实”,以最严监管换取最高信任,打造全球最合规的数字资产生态。

一、RWA代币化新突破:国际航运租金上链,服务实体经济

许正宇局长透露,香港正积极探索将国际航运租金等产生稳定现金流的真实资产“代币化”,直接放到区块链上供投资者认购。

  • 新的投资产品: 这种模式不仅能创造新的投资产品,让更多投资者能参与原本只有机构才能投资的大宗资产。

  • 资产可追溯性: 还能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资产来源与收益分配的全程可追溯,提升透明度。

  • “脱虚向实”: 许正宇强调,香港绝不会把代币化局限在“虚拟货币炒作”上,而是要用在航运租赁、企业资金管理等真实经济场景,重申香港发展数字资产的核心原则是“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

二、稳定币监管:明年发牌,极度审慎

关于稳定币,许正宇确认,《稳定币条例》已正式通过,目前正密集审批牌照申请,目标是在2026年开始正式发牌。

  • 非投机工具: 他再次强调:“稳定币绝不是投机炒作的工具,而是要解决实体经济尤其是跨境支付的痛点。”

  • 发牌数量有限,监管审慎: 因此,香港在初期的发牌数量将“非常有限”,监管当局会采取极度审慎的态度,确保只有完全合规、100%备付、资金由本地银行托管的机构才能获得牌照。

许正宇的表态显示,香港正试图以“最严监管”换取“最高信任”,打造全球最合规的实体资产代币化与稳定币生态,目标成为国际资金的“数字资产保管箱”。

三、香港发展数字资产的核心原则:服务实体经济,而非投机炒作

许正宇局长近日在接受内地《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再度针对市场最关注的资产代币化(RWA)与稳定币监管议题明确回应,重申香港发展数字资产的核心原则是“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而非成为投机炒作场域。

四、香港的数字金融发展:持续努力,显著发展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司长随笔《金融创科相互促进》中指出,在政府和各界过去多年的共同努力下,香港的创科生态有显著的发展。

  • 初创企业数量增长: 过去5年,香港初创企业增加40%至约4700家。

  • 大型峰会汇聚: 过去一星期香港接连举行了多场大型峰会、盛事和创科比赛,汇聚了国际金融、投资及创科界的领袖和朋友,以及跨国企业代表。

  • 金管局“金融科技2030”策略: 在金融科技周期间,金管局公布了“金融科技2030”策略,聚焦数据及支付基建、人工智能、科技韧性和金融代币化四大领域,提出40多项具体措施,目标是把香港发展为稳健、具韧性与前瞻性的国际金融科技枢纽。

结语:

香港财政司司长许正宇的最新表态,清晰地描绘了香港在Web3金融领域的战略路径。通过探索国际航运租金的“代币化”,明确稳定币的服务实体经济定位,以及在监管上的极度审慎,香港正加速推动Web3“脱虚向实”,努力构建一个安全、透明、高效的数字资产生态。稳定币牌照的即将发放,将为香港的数字资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巩固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数字资产中心的地位。

相关推荐阅读:香港证监会重拳出击:严防虚拟资产“分层洗钱”,与警方联动止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