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货币的竞赛正进入白热化阶段。近日,欧盟财政部长就推出由欧洲中央银行支持的数字欧元路线图达成一致,旨在建立欧洲经济和数字主权,减少对美国技术依赖。与此同时,中国离岸人民币稳定币AxCNH已全球首发,美国也通过《GENIUS法案》为美元稳定币的发行铺平道路。一场围绕首个万亿美元稳定币的全球角力正在中美欧三方之间展开,其结果将深刻影响未来数字金融的版图和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
一、欧盟数字欧元:迈向数字主权的战略一步
欧盟财政部长周五在哥本哈根与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和欧盟委员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举行会议,敲定了数字欧元路线图。
独立于传统系统: 该路线图将独立于美国的Visa和万事达卡系统,这是建立欧洲经济和数字主权的又一步。
政治声明: 拉加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数字欧洲不仅仅是一种支付手段,它也是有关欧洲主权及其处理支付(包括跨境支付)能力的政治声明,以及欧洲的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
立法进程: 欧盟委员会最初于2023年提出数字欧元的构想,相关讨论在去年升温,尤其是在特朗普总统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后。欧盟委员会的提案需要得到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的批准,欧洲理事会计划在2026年底前完成提案的审议工作,欧洲央行则希望在6月前立法。
隐私与担忧: 尽管一些欧盟国家拥有自己的数字货币,但没有一种货币在整个27国集团中被接受。一些欧洲银行家担心,法定支持的数字货币会抽走传统银行的资金,限制其以法定货币发放贷款的能力,并削弱传统金融体系。欧洲央行表示,隐私将成为数字欧元的一个重要设计特征,不会像限用数字代金券那样可编程,也不会让政府追踪个人支出。
二、中美欧三方角力:稳定币的地缘战略重要性
全球稳定币市场正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新战场,中美欧三方都在积极布局,争夺未来数字金融的主导权。
美元的显著优势:
MetaMask的mUSD: mUSD在MetaMask内部运行,通过Stripe的Bridge发行,并使用M0进行链上机制。储备金结构为1:1支持和报告。该产品于2025年9月中旬在以太坊和Linea上推出,具有钱包级发行和兑换功能,可连接到现有的卡和商家途径。这种组合将发行、支出和上下坡置于同一个用户界面和开发人员堆栈中,可以压缩结算步骤而无需引入新的前端。
《GENIUS法案》: 美国现在也有了联邦规则手册。2025年颁布的《GENIUS法案》要求与法币挂钩的代币持有流动性储备并每月披露信息,并且可以由银行或获得许可的非银行机构发行。这为支付公司在现有商户网络中分发稳定币开辟了道路。
市场主导地位: 根据DeFiLlama的数据,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价值约为2917亿美元,其中Tether约占59%,主导地位显著。
欧洲的差异化战略:
MiCA法规: 欧洲正在制定不同的战略。MiCA在任何央行代币出现之前就已经塑造了竞争格局。根据总结MiCA支付使用门槛的专业指导,用于欧元区日常支付的非欧元稳定币每季度平均每天的使用上限为100万笔交易或2亿欧元,这将推动销售点活动转向以欧元计价的工具,并最终在数字欧元计划上线后推行。
国内零售为中心: 欧洲的发展路径以国内零售为中心。如果非欧元区代币在欧盟内部达到MiCA的使用上限,商家将更倾向于使用欧元进行日常交易,而数字欧元在正式上线后可能会成为默认的支付方式。
亚洲的政策导向:
AxCNH: 中国离岸人民币稳定币AxCNH已在香港推出,并根据香港的稳定币制度获得许可,其信息传递面向“一带一路”的结算。香港的稳定币制度提供了合规场所,而可兑换性和内地政策仍然是跨交易平台、托管人和交易所扩展CNH代币的摇摆因素。
谨慎态度: 中国大陆对代币化的谨慎态度也已浮出水面,据报道,证券监管机构已要求一些经纪商暂停在香港的风险加权资产活动。
走廊战略: AxCNH和其他与国家挂钩的代币指向的是一种走廊战略,而非全球捕获战略。问题不在于CNH能否取代美元流动性,而在于香港的离岸发行许可以及贸易融资平台能否在特定路线上维持结算量。
KRW1: 韩国数字资产基础设施公司BDACS推出了与韩元挂钩的稳定币KRW1,旨在提高韩元在国际市场上的可流通性。
三、万亿美元市值争夺:增长潜力与挑战
稳定币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麦肯锡等行业的研究,跨境活动的可寻址基数高达数百万亿美元。如果全球1%到2%的跨境支付转向代币化渠道,那么现实世界结算的份额每年可能达到2到4万亿美元。
增长目标: 从接近2920亿美元的起点开始,要在24个月内达到1万亿美元,年化增长率大约需要85%,18个月内需要127%左右,12个月内需要240%以上。
关键催化剂: 最可靠的催化剂出现在美国,因为《GENIUS法案》降低了支付公司、信用卡合作伙伴以及想要发行或分发稳定币的银行的政策风险,而短期国债的收益率继续使得完全保留的代币对于营运资金和财务运营而言具有经济价值。
实施时间: 2026年初的立法仍将留出两年半到三年的时间进行建设、测试和规则手册的最终制定,这意味着大规模可用性将在2027年或2028年左右实现。
三大操作问题: 谁将赢得这场万亿美元稳定币的争夺战,将取决于三个操作问题:
分发: mUSD、USDC和同行如何快速将发行与结账、发票和工资单绑定在一起,并通过结算转换为银行存款,而无需手动步骤。
规则手册: 美国许可是否会产生银行级计划,以及在数字欧元到来之前,MiCA的每日上限是否会推动欧盟零售业转向欧元工具。
走廊: 香港的发牌、托管和交易基础设施是否可以在不受政策影响的情况下将CNH代币纳入贸易结算。
结语:
欧盟数字欧元路线图的出炉,标志着全球稳定币竞赛进入了新的阶段。美元稳定币凭借先发优势和清晰的监管框架,占据主导地位;欧洲则致力于构建以数字欧元为核心的零售支付体系;而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则通过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和韩元稳定币,探索“走廊战略”,提升本国货币的国际影响力。这场万亿美元稳定币的争夺战,不仅是技术和市场的较量,更是国家间数字主权和金融影响力的深度博弈。最终谁能胜出,将取决于其在分发、规则手册和走廊战略上的执行力。
相关推荐阅读:中国离岸人民币稳定币AxCNH全球首发,加速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