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加密货币ETF市场动态密集,诸多机构的产品申请、结构创新以及监管态度的变化共同塑造了新的竞争格局。一方面是审批被延迟,另一方面是新ETF正准备推出,这反映出市场对风险控制与合规性的高度敏感。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最近延长了对多个加密ETF产品的审议期,其中包括BlackRock和Franklin Templeton提交的Solana、XRP与以太坊相关ETF申请。SEC已将Franklin的以太坊质押修正案的最终决定时间延至11月13日,将Solana与XRP的ETF审查也延至11月14日。BlackRock的iShares以太坊质押ETF则被安排在10月30日作出决定。审查延迟表明监管机构对于新产品在安全性、合规性和市场影响方面仍在进行严格评估。
与此同时,有ETF产品正在准备上市。REX Shares与Osprey Funds合作推出的一批加密ETF预计将于9月中正式上线。这些包括针对Bitcoin、XRP、Dogecoin、Bonk及名为“Trump Token”的产品。它们采用了注册投资公司(RIC)结构,这与传统现货ETF以及Solana先前以C公司形式启动的方式不同。RIC结构让这些基金在持有现货加密资产的同时,有机会使用衍生品或投资于其他ETF,以提高灵活性。
在国际市场上,香港作为亚太地区加密资产与ETF创新的重要节点,其监管机构已批准多家基金公司推出现货比特币与以太坊ETF。这批ETF产品由Harvest Global Investments、ChinaAMC、以及由博时资产与HashKey Capital组成的联合体管理,在费用、监管与流动性方面均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市场资金流向也为ETF生态带来信号。最新数据显示,现货比特币ETF吸引了显著净流入,而以太坊相关基金则出现资金外流。这表明投资者在当前波动的环境中更倾向于将资金配置到市场中流动性好、认知度高且供应稳定的资产上。
新结构与产品类型的尝试同样引人注意。REX-Osprey使用的RIC框架,被视为一种平衡现货暴露与结构灵活性的方案,从而在税务、监管与运营上可能比传统结构更具优势。此类结构创新在未来或将成为ETF产品竞争中的差异化要素。
不过,挑战仍然不少。审批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监管政策的差异、产品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市场对各种加密资产(比如XRP、Solana等)合法性与风险敞口的怀疑,都使得参与这一赛道的机构与投资者必须谨慎。
展望
接下来的6至12个月里,有几条趋势值得重点关注。首先是美国SEC对于Solana、XRP等非比特币/以太坊类ETF的审批是否能放行,以及SEC是否会对现货结构与衍生品使用设定更明确的规则。其次是ETF结构创新的演化,例如更多产品可能采用注册投资公司(RIC)或其他混合结构来融合同现货资产与衍生工具。再者,随着国际市场(尤其是香港地区、欧洲等地)对于现货加密ETF监管的成熟,可能会吸引更多资产管理者和机构投资者跨境参与。最后是资金流动性与成本效益的争论会更加激烈——ETF产品的跟踪误差、赎回机制、费用结构等细节将成为投资者判断产品优劣的重要标准。
结语
总体而言,加密货币ETF已经从“等待名单”阶段逐步迈向“产品上市与结构创新”阶段。监管机构与产品管理者正在测试新的结构与规则,而投资者也在市场中表现出更明显的分层偏好。未来谁能在审慎合规同时提供高流动性、低成本与清晰结构,将可能成为ETF市场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