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比特币的共识算法叫工作量证明(PoW),矿工通过算力公平竞争,争夺比特币网络的记账权。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第一个利用 PoW 概念的加密货币项目是 Karma,而不是比特币。
2002年,著名的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专家 Emin Gün Sirer 创造了一种名为 Karma 的点对点工作量证明数字货币。
Emin Gün Sirer 也是为数不多的比中本聪还早进入加密行业的人。
研究比特币协议,重回加密领域
在 Karma 诞生之前,那时候,文件共享系统出现了一个大问题。文件共享系统作为一个点对点系统,所有人都应该贡献资源,也就是每个人在下载文件的同时,也应该上传文件,但是,大家倾向于索取,而不是付出。
Sirer 灵光一现——让我们引进神奇的网络货币吧!Karma 应运而生。这也是工作量证明PoW的首次实践。
那时候,Karma 在学术界非常有名,但它却没有像比特币一样获得成功。部分原因在于那时候团队没有去推广 Karma ,以让其在更广泛的领域使用。
Karma 可谓是“生不逢时”。2002 年左右,美国非常在意恐怖主义活动和恐怖主义融资问题,所以出于法律和安全考虑,Sirer 很快就放弃了继续开发 Karma。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袭来。这场危机迅速从美国扩展到全球,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都陷入了衰退之中,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减缓。
当时,有人用“中本聪”的化名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了比特币的模式。在 Sirer 看来,中本聪出现在一个非常恰当的时机,当时各国普通大众对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和金融机构充满了不信任。
不难算出,中本聪提出比特币的时间比 Sirer 提出 Karma 晚了 6 年。在比特币横空出世之后,Sirer 仔细研究了比特币的底层原理和论点,发现了与中本聪共识协议有关的论点存在很多错误。
于是,Sirer 与他的研究小组一起发表了论文《Majority is not Enough,Bitcoin Mining is Vulnerable》,描述了自私的挖矿攻击,即对比特币的攻击。这篇论文表明一些关于比特币的普遍定理是错误的,网络肯定会受到任何大于33%的矿工的威胁,甚至可能是更小的矿工。他们还提供了一个针对这种攻击的修复方案,以对付小于25%的矿工。
密码极客,改善区块链领域
Emin Gün Sirer 拥有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和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他还是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 IC3 联合创始人。
Sirer 教授不仅是一名学术和研究人员,还是一位典型的极客、密码学上的先驱。Sirer 一直在努力提高区块链技术的水平,以及整个加密货币社区的水平。
Sirer 在创办 Avalanche 之前在康奈尔大学任教多年,发布过康奈尔大学下载次数最多的论文——一篇关于区块链技术的可扩展性的博士论文,这篇论文由 Adem Efe Gencer 于2017年在 Sirer 和 Robert van Renesse 的指导下撰写。
Sirer 的研究横跨整个区块链堆栈,包括可扩展和轻量级的共识协议(如使用Avalanche的Ava Coin,Bitcoin-NG)、高性能网络(如用于比特币和比特币现金的Falcon中继网络),智能合约和区块链的安全性(如 DAO 攻击,Covenants 和 Vaults)、高性能第二层解决方案(如Teechan / Teechain),以及现有区块链的可扩展性和去中心化特征。
Sirer 因与一名研究生一起发现了以太坊上The DAO 的几个漏洞而闻名,The DAO 是一个由计算机代码而非人类运行的新型组织。
最终,The DAO 因 Sirer 发现的其中一个漏洞而被黑掉了5500万美元,但由于这个研究生认为这不是一个重大问题,所以没有分享这些漏洞。
Sirer 发明了 Bitcoin-NG 来回避最大区块大小的争论,并将可扩展性提高了多个数量级。Bitcoin-NG被 Aeternity、Waves、Enecuum、Cypherium和Legalthings 采用,并被积极开发到其他系统。
Sirer 也是包括 WeTrust 和 Tezos 在内的一些项目的顾问,WeTrust 旨在提供去中心化的金融服务,以创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金融系统,而Tezos是一个内置治理的智能合约平台。他拥有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和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
Sirer 还创立了 bloXroute,其使命是通过解决经常被忽视的网络层,使区块链得以扩展。Sirer 及其团队是第一个提出使用安全硬件来促进第二层传输的,也是第一个在支付渠道中实现每秒12万笔以上交易的。
创立Ava Labs,推出 Avalanche 共识协议
Emin Gün Sirer 是 Karma 的创始人,同时也是 Ava Labs 的创始人兼 CEO。
数十年来,人们对共识机制有过无数的探讨。从本质上讲,只有两大类共识:一是经典共识,二是中本聪提出的基于 PoW 的中本聪共识,而 AVA 则是第三类共识。
经典共识协议确认交易速度非常快,在几秒钟就能够完成交易。但是参与者不可匿名,所有参与者都需要知道其他所有参与者的信息,这也极大限制了经典共识机制被广泛采用。
中本聪共识是一种真正的创新协议,它再次开发者和工程师在共识协议研究中重新燃起开天辟地的希望。作为第一个区块链共识算法,中本聪共识却饱受性能低下的诟病:吞吐量仅有每秒数笔,而交易确认需要等待数十分钟甚至几小时。
Ava Labs 自成立以来,一直在专注于研究轻量共识协议。有一个名为“火箭队”的匿名团队主动联系了Ava Labs,他们提供必要的证明,证明轻量共识协议是会成功的。随后 AVA Labs 设计并发布了 Avalanche 共识协议,这将会是区块链行业最重要的共识协议。
Avalanche 共识协议一共是由 4 个子协议构成,分别是Slush、Snowflake,Snowball 和 Avalanche。
Avalanche 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突破和创新,其集成了经典共识算法和中本聪共识算法两者的特点,做到简单而又强大。Avalanche协议是“建立在亚稳态机制上的一组新的拜占庭式故障容错协议”。
“火箭队”声称该协议只需两秒钟就能达到最终状态。这意味着只需要两秒钟就可以处理和验证交易,每秒可处理1000–10,000笔交易。
Avalanche 共识协议不仅仅性能更高,而且安全性也能得到保障。比特币只能保证 51% 的容错,传统经典共识只能保证 33.33% 的容错,而 Avalanche 共识协议通过参数的调整能保证 51% 以上的容错。
Avalanche 共识协议还有一个特色:它不再是和经典共识一样,不需要所有节点都和其他节点沟通。Avalanche 工作时不需要知道或同意参与网络的节点的细节。Avalanche 不需要就参与者的身份达成一致,就能达成共识。
最近围绕比特币挖矿浪费能源的问题一直在热讨之中。然而,Avalanche 共识协议是绿色的,它是可持续的,不会浪费任何能量。
相比之下,Avalanche 共识协议更接近完美。
结语
Sirer 是一名加密货币超级粉丝,他会毫不犹豫地指出自己看到的社区犯的错误。这种批评来自于一种努力,以排除不良行为者,避免诈骗和改善整个区块链领域。
尽管做这些事情需要大量的研究和开发,但 Sirer 坚信区块链技术将重塑金融系统,改变人们经营业务的方式,重塑社会。
为此,7月6日19点,Cointelegraph 中文联合创始人兼CEO Vadim Krekotin将专访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Ava Labs创始人及CEO Emin Gün Sirer,深度解析 Avalanche 生态的发展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