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加密货币市场再度上演“造富神话”,比特币以惊人的16.85%年内涨幅,再次跑赢传统资产,甚至碾压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然而,这位坚持“现金为王”的投资巨擘,却因此错失了高达8.5亿美元的潜在比特币收益,引发市场对其保守投资策略的激烈热议。在摩根大通CEO警告AI泡沫可能引发新金融危机,以及美国经济指标呈现“崩盘式下跌”的背景下,巴菲特坚守的“现金为王”策略,究竟是明智的防御,还是错失时代机遇的固执?
一、比特币狂飙:巴菲特“现金为王”的代价
2025年以来,比特币价格持续上涨,年内回报率达16.85%,明显优于标普500指数(+7.51%)和伯克希尔股票(+3.55%)。更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的涨幅也超过了伯克希尔持有的苹果(AAPL)、美国运通(AXP)和可口可乐(KO)等传统蓝筹股。
巨额潜在收益流失: 根据最新财报,伯克希尔·哈撒韦截至6月底持有1,004.9亿美元现金及等价物。分析师估算,若仅将5%资金配置于比特币,按照今年16.85%的涨幅,伯克希尔本可获得超过8.5亿美元的未实现收益。这笔收益足以抵销卡夫亨氏50亿美元减损带来的部分损失,为公司财报带来更多弹性与对冲效果。
保守策略的代价: 2025年第二季,伯克希尔营业利润年减3.8%至111.6亿美元,净利更大减59%至123.7亿美元。由于卡夫亨氏等持股出现巨额减损,权益法投资损失高达46亿美元。巴菲特坚守现金立场,却错失了高成长资产带来的机会。
二、AI泡沫危机:摩根大通CEO的警告与美国经济的“崩盘式下跌”
摩根大通CEO近日警告新的金融危机有可能产生,而这次的危机和AI泡沫有关。
AI投资的风险: 美国各大科技公司在巨额投资AI基础设施,七巨头在上个季度资本支出高达1025亿美元。然而,短期内看不到收益,META的华人CFO也承认不预期短期能从大模型投资中赚钱。
经济支柱的脆弱性: 过去两个季度,AI投资相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了消费。这意味着一旦AI投资放缓,美国经济就更维持不住了,唯一的亮点美股也就要崩了。经济依靠单一产业风险非常大。
历史的教训: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时,纳斯达克暴跌,但当时没有带来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因为投资互联网公司的都是风险投资基金,不是银行。而现在,META等公司也在向私募借钱,这些大私募的钱又是从银行借来的。联储最新报告显示,银行对私募的贷款在非银总贷款比例已经上升到了14%,如果建AI数据中心的信贷违约,银行也会被拖进去,AI数据中心就有点像08年的房地产。
政府数据“造假”?: 美国汽车维修、计程车和拼车以及航空旅行的支出降了4.7%,让人震惊。而第二季度房地产投资也大幅下降了4.6%。有观点认为,某种情况美国的经济指标是崩盘式下跌,这也难怪特朗普要开除民主党籍的劳工统计局局长,要换自己人,至少要给真资料。
三、Strategy的“比特币财库”:逆势加仓,引领新潮流
尽管巴菲特仍坚持反对比特币,但华尔街已加速入场布局。由Michael Saylor执掌的加密货币巨头Strategy再度强势出手,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在市场中大举扫货。
巨额增持: Strategy过去一周斥资24.6亿美元购入比特币,这是该公司自五年前开始增持比特币以来,按美元价值计算的第三大单笔收购。根据提交给美国证交会(SEC)的文件,7月28日至8月3日期间,Strategy购入2万1021枚比特币,使其总持仓量达到628,791枚。以目前市价计算,这批数字资产价值已突破710亿美元。
高成本购入: 最新购入的比特币平均价格为每枚11万7526美元,创下Strategy历史第二高的购入成本,仅次于7月时11万8940美元的平均价位。这凸显Saylor如何将上市公司融资机制转化为囤积比特币的专用工具,即便在币价高企时仍持续加仓。
股价与收益: 自首次购入比特币以来,Strategy股价累计涨幅超3000%,远超过比特币本身及标普500、那斯达克100等主要股指。受比特币价格回升及会计准则变更影响,Strategy在今年第二季实现140亿美元未实现收益。
引领潮流: Strategy目前稳居企业级比特币持仓榜首,也带动了一批上市公司效仿其“数字资产财政储备”策略。截至2025年中旬,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受到Strategy启发,将加密货币纳入公司金库资产配置,6月就有26家新公司将比特币纳入资产负债表,全球持有比特币的公司总数约达250家。
结语:
2025年,比特币强势领跑资本市场,巴菲特因坚持“现金为王”错失8.5亿美元潜在收益,这凸显了传统防御型投资组合在新金融时代的利弊权衡。在摩根大通CEO警告AI泡沫可能引发新金融危机,以及美国经济指标呈现“崩盘式下跌”的背景下,巴菲特老狐狸的“现金为王”策略,究竟能否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独善其身,仍是未知数。而以Strategy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正以实际行动表明,比特币作为对抗通胀和不确定性的“数字黄金”,正成为新时代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