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RWA在区块链金融领域迎来关键拐点。根据市场数据,2025年上半年RWA代币市场规模从约86亿美元激增至逾230亿美元,涨幅达260%。与此同时,业界普遍预测全年市值或将突破500亿美元,并有望在2030年攀升至万亿美元级别。

一、制度化建设与区域标准完善

政策层面,香港地区于8月7日正式推出“RWA Registration Platform”,并发布三项Web3标准,包括RWA代币化业务指南、技术规范及基于区块链的稳定币跨境支付技术规范。此举标志着香港地区力图成为全球数字金融创新与合规示范区,对RWA生态的合法化、标准化起到关键推动作用。

二、基础设施平台推动行业整合

  1. Animoca Brands与ProvLabs联手推出NUVA市场,该平台基于Provenance区块链,目前管理的RWA总价值约157亿美元,首批上线包括SEC注册的收益型稳定币YLDS与房屋净值信贷HELOC,通过“vault”机制提供交易便利与流动性。

  2. Ondo Finance收购区块链开发商Strangelove,增强技术实力以推进RWA标准化上链进程。与此同时,Pharos与Morpho携手,将后者在DeFi借贷领域管理的90亿美元基础设施模块化集成至RWA借贷主网,打通机构级信贷撮合路径。

  3. Securitize作为RWA监管化代币化的先行者,目前已发行逾40亿美元资产上链(包括2.8亿美元Token化国债、4亿美元最大代币化权益、1.5亿美元私募信贷产品等),并在2025年被评为金融科技领域领先企业。

三、传统金融机构加入推动主流化

传统金融力量亦加速进入RWA赛道。高盛与BNY Mellon利用区块链技术推动货币市场基金代币化,机构客户可在链上认购或赎回,但仍保留传统记账流程,呈现“sandbox”性质探索。

此外,Tokenized Treasury基金在2025年迎来爆发式投资,市值激增80%至74亿美元,正成为持有现金或稳定币的用户追求收益的新选择,并逐渐被用于衍生品交易抵押品。TradewebDigital Asset的合作进一步强化了RWA在标记化抵押与日常结算中的作用,支持包括国债和回购协议等资产的链上转移。

四、价值与风险并存,合规与教育并重

尽管RWA走向产业化,但挑战依然显著。JPMorgan报告指出,目前RWA代币化市场总体规模仅约250亿美元,主要由加密企业推动,传统金融机构参与度不足。

同时,有机构警示,代币化资产常为合成暴露,缺乏法律所有权保障,用户若遇冻结或平台问题,将面临无法索赔困局。因此,加强用户教育并推进监管框架日益严谨刻不容缓。

五、未来展望:RWA引领Finance 3.0时代

从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整合到机构参与,RWA正在塑造区块链金融的新范式。多家咨询机构预计,到2030年代币化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美元,而部分行业研究更看高至30万亿美元。这种从“链上资产”到“链下价值”融合的新形态将催生由DeFi延展至TradFi的Finance 3.0。

撮合借贷、资金流动效率提升、跨境支付优化、合规透明治理,这些趋势正共同推动车轮滚向“真实资产上链、金融服务普惠化”的未来。

相关推荐:白宫:特朗普将允许美国401(k)退休计划投资加密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