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交易所BitMart已撤回其在香港申请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牌照的申请。
根据香港监管机构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公布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名单,BitMart于周四撤回了申请。此前,多家主流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也做出了类似决定。
据Cointelegraph当时报道,多家加密货币交易所在监管截止日期前主动撤回申请,随后当地监管机构清退了所有未获牌照的平台。由于香港本地加密货币交易所需满足严格监管要求,导致出现上述情况。
香港加密货币交易所门槛高企
香港法律要求任何在本地运营或向本地投资者进行推广的中心化加密货币平台必须获得SFC牌照。牌照申请者需持有相当于至少12个月运营支出的流动资产,以及不少于500万港元(641,490美元)的实缴股本。
此外,平台需将98%的客户资产存放于冷钱包,且转账仅限于经过白名单认证的地址。监管机构还要求密钥管理规范,并规定保险需覆盖全部热钱包资产和一半冷钱包资产。
本月早些时候通过的加密货币托管服务新规进一步收紧管理,并禁止依赖智能合约进行冷钱包管理。
截至2025年,香港已向PantherTrade、YAX、Bullish和BGE四家加密货币交易所颁发了运营牌照。目前,香港共有11家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名单如下:
香港地区旨在成为加密货币中心
香港正在完善严格的加密货币监管框架,以支持加密货币行业发展,发挥其金融中心优势。该战略已初见成效,招商银行国际证券有限公司(CMB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 Limited)近期在香港推出了加密货币交易所。
香港监管机构还计划建立稳健的稳定币监管体系,香港金融管理局本月早些时候已完成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框架。该框架同样极为严格,部分本地企业因此受到冲击。
与加密货币交易所监管类似,稳定币新规出台后,相关本地公司于8月1日出现两位数亏损。分析师认为,这轮抛售属于健康调整。主要原因是稳定币发行人面临的监管要求超出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