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比特币在杰克逊霍尔后的急剧回暖演变为看跌的周吞没蜡烛。
链上数据显示,105,000美元是关键支撑,因为中型钱包在抛售。
季节性疲软和现货比特币ETF疲态增加了跌向100,000美元至92,000美元的风险。
比特币(BTC)在周五大幅反弹,受杰克逊霍尔研讨会鸽派言论推动风险偏好,涨幅达3.91%,从111,700美元升至117,300美元。
这是BTC自7月10日以来最强的单日涨幅,激发市场对新高的乐观预期。但涨势很快消退,比特币在周末回落,周一跌至110,600美元。
周线的看跌吞没K线凸显下行风险,链上数据表明持有者普遍开始分散持有。
Glassnode数据显示,所有BTC钱包群体目前均呈现分散持有趋势,其中10–100BTC群体表现尤为突出。不同钱包规模的同步行为显示出一致的卖方压力,影响了价格的稳定性。
分析师Boris Vest指出,钱包行为出现分化。小型持有者(0–1BTC)自高点后持续积累,1–10BTC钱包则在低于107,000美元时恢复买入。相比之下,10–100BTC钱包在118,000美元后转为净卖出,1,000BTC以上的大型持有者则持续分散持有。
然而,持有100–1,000枚BTC群体在10.5万美元附近徘徊于积累与分散持有之间,这使得该区间成为关键支撑,也是大幅调整前的最后防线。
比特币的实现价格数据印证了这一拐点。一至三个月持有者的实现价格为111,900美元,三至六个月及六至十二个月持有者的实现价格分别为91,630美元和89,200美元。
这一明显差距反映出短期持有者在近期高位重仓,而长期持有者的成本则更接近90,000美元。
市场分析认为,若比特币跌破10.5万美元,当前价位至9万美元区间缺乏密集成本支撑,或将加速下跌。这种局面可能迫使近期买家止损,9.2万至8.9万美元区间将成为下一个主要需求区。
比特币季节性与ETF热度消退影响显现
本轮回调亦符合比特币的季节性趋势。历史数据显示,8月至9月常为疲软期,今年亚洲“鬼月”时间为8月23日至9月21日。据Cointelegraph报道,该期间交易者的风险偏好减弱,获利了结现象更加明显。
自2017年以来,比特币在“鬼月”期间平均跌幅为21.7%,其中2017年跌幅为39.8%,2021年为23%。据此平均值,回落至10.5万至10万美元区间与季节性模式及技术支撑区间一致。
此外,加密货币交易员Roman Trading指出,BTC当前反弹存在结构性风险。分析师称,BTC/EUR交易对自去年以来未创下新高,这表明近期涨势更多受到美元走弱的影响,而非真实需求推动。
Roman进一步指出,现货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上线后的热情正在消退,长期周期的疲劳与以往的分散持有阶段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