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香港虚拟资产监管将迎来重要里程碑——《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香港地区在数字金融领域的深度布局,更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严格而审慎的稳定币监管典范。在条例生效前夕,香港金管局(HKMA)公布了为期6个月的过渡安排,并对市场过度炒作发出警示。本文将深入探讨香港《稳定币条例》的细则、金管局的审慎态度、市场动态以及未来展望。

一、《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与过渡安排:稳健前行

7月2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了多项重要指引和说明文件,为即将于8月1日生效的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铺平道路。核心文件包括《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咨询总结、《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持牌稳定币发行人适用)》咨询摘要,以及两套发牌文书摘要。这些文件的发布,意味着香港稳定币市场将正式步入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的时代。

为确保市场平稳过渡,金管局特别设立了为期6个月的过渡安排,旨在妥善处理此前已在香港开展稳定币发行业务的机构:

  • 临时牌照: 对于有能力在短期内满足监管要求的发行人,金管局将考虑发放临时牌照,给予其充足时间完成正式牌照申请流程。

  • 有序结束业务: 若发行人未能在条例生效后3个月内符合相关要求,则须在法例生效后4个月内有序结束在香港的业务。若金管局认为发行人无法满足发牌标准和监管规定,发行人需在接到拒绝通知后一个月内有序结束香港业务。

这一过渡期安排,充分体现了香港监管机构在推动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的平衡艺术,既给予市场参与者适应时间,又明确了不合规行为的退出机制。

二、牌照申请时间表与金管局的审慎态度:宁缺毋滥

香港金管局鼓励有意申请牌照的机构在2025年8月31日或之前通过官方邮箱联系金管局,以便进行初步沟通和反馈。对于已准备充分并希望尽早获得考虑的机构,则应在2025年9月30日或之前提交正式申请。

然而,金管局总裁余伟文的表态,为市场泼了一盆“冷水”,强调了其审慎的发牌态度。他指出,近期市场对稳定币概念存在过度亢奋情绪,一些上市公司无论主营业务是否相关,只要宣称涉足稳定币业务,股价便应声上涨。余伟文明确表示,在初期阶段,金管局充其量只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申请者将面临失望。他提醒投资者,即使获得牌照,由于初期资源投入和稳步发展的考量,对公司短期盈利的贡献存在不确定性,呼吁投资者保持冷静和独立思考。

金管局的“宁缺毋滥”策略,旨在确保稳定币发行人具备真正的实力和合规能力,而非仅仅是资本市场的炒作工具。这种审慎态度,对于香港稳定币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三、中资机构研报:关注首批获批者与应用场景

中信证券研报在7月30日发布,对香港《稳定币条例》的实施进行了深入解读。研报指出,核心文件是《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理指引》,而《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则最具指导意义。

根据时间线,金管局鼓励意向申请人于8月31日前联系监管,成熟申请人申请时限为9月30日,预计首批牌照数量仅为个位数,并有望在年底前落地。中资机构建议市场继续关注两条主线:

  • 可能取得首批稀缺牌照的发行人: 这些发行人将是市场风向标,其业务模式和合规实践将为后来者提供借鉴。

  • 确定性参与稳定币使用场景创设的场景平台: 稳定币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其应用场景中,关注那些能够实际推动稳定币在跨境支付、数字资产交易等领域落地的平台,将是把握未来机遇的关键。

四、市场动态与投资警示:机遇与风险并存

在《稳定币条例》生效前夕,香港市场已然暗流涌动,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但金管局也同步发出了严厉的投资警示。

市场动态:

  • 连连数字(02598.HK): 7月13日,计划配售3840万股新H股,募资3.94亿港元,拟用于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在全球支付领域的应用及牌照扩展。

  • 九方智投: 7月16日,宣布拟配售最多2000万股,预期募资7.46亿港元,拟用于培育发展链上金融资源,战略投资RWA底层资产、数字资产交易所、数字资产信托银行及稳定币运营主体。

  • 潘渡比特币ETF(02818.HK): 7月16日,宣布旗下比特币ETF将于7月18日在香港联交所正式上市,成为今年香港首只获批上市的比特币ETF。

  • 京东集团: 在香港新数字货币规则生效前几天,京东通过其金融子公司京东币联科技(JD Coinlink Technology)申请了“Jcoin”和“Joycoin”的商标。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宣布计划在全球主要国家获得稳定币牌照,旨在将支付成本降低90%,转账时间缩短至10秒以内。京东计划推出的稳定币将与港元一比一挂钩,并在公链上运行,目标是成为企业和普通民众的领先数字货币。京东已参与香港的稳定币测试计划,并积极寻求在香港发行人民币支持的稳定币,这与中国挑战美元在全球支付领域主导地位的更广泛目标相契合。

  • 港股稳定币概念股热潮: 自稳定币草案通过后,港股市场对稳定币的热情空前高涨。国泰君安国际、金涌投资、中国三三传媒等公司股价飙升,甚至出现多倍涨幅。欧科云链、云锋金融、易鑫集团、新火科技控股、OSL集团等老牌概念股也集体起飞。据财新报道,已有五、六十家公司有意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包括中国内地央企、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巨头。

投资警示:

香港金管局严正提醒市场参与者,在进行公众沟通时务必谨慎,避免发表可能被误解或造成不切实际期望的言论。根据《稳定币条例》,虚假声称自己为持牌人或申请人均属违法。截至目前,香港金管局尚未发出任何稳定币牌照。公众日后可查阅金管局网站公布的持牌稳定币发行人名单。金管局强调,公众应对任何声称在香港受到监管或持牌的稳定币发行人,以及声称正在申请牌照的人士保持警惕。民众如持有无牌稳定币,须自行承担风险。

金管局也指出,在申请的机构中,多数仅停留在概念阶段,缺乏实际应用场景,而具备应用场景的,却缺乏发行稳定币的技术和管控各类金融风险的经验和能力。这表明金管局将严格筛选,避免“为发行而发行”的情况。

结语:

香港《稳定币条例》的生效,是香港地区在全球数字金融版图中迈出的关键一步。金管局的审慎态度和严格监管,旨在为稳定币市场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京东等巨头的积极布局,以及中资银行和机构的密切关注,预示着香港有望成为全球稳定币发展的重要枢纽,特别是在跨境支付和数字金融创新方面。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关注首批牌照获批者和潜在应用场景的同时,更应保持冷静和独立思考,警惕市场炒作,并充分了解无牌稳定币的风险。稳定币的“风”仍在继续吹,但唯有“行稳致远”者,方能在这场数字金融的浪潮中,抓住真正的机遇。

相关推荐:香港《稳定币条例》倒计时!圆币科技:拟在以太坊(ETH)发行港元稳定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