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美贸易战
2025年4月2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宣布国家经济进入紧急状态,同时公布了一项重大的进口关税新政策。
这项被称为"解放日"的政策对所有国外进口商品设定了10%的基础关税,其中对中国输美产品征收高达145%的关税。该措施旨在解决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问题并加强本土工业保护。
中方迅速作出反制。对美国输华商品关税提升至125%,并对全球制造业所需的关键稀土资源实施出口管控。短短数日内,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急剧萎缩。
金融市场对此反应强烈。标普500指数在不足一周时间内暴跌15%。截至4月7日,纳斯达克指数年内累计跌幅接近20%。投资者对事态升级的规模以及其可能引发的全球经济连锁反应深感忧虑。
加密货币市场同样波澜起伏。在股市大跌和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比特币(BTC)交易规模显著扩大,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将数字资产作为对冲工具。
以下将深入分析这场贸易摩擦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分别从传统股票市场和加密货币市场两个维度进行剖析。
贸易战对股市的影响
市场向来对意外消息保持谨慎态度——对贸易战更是格外敏感。
当美国在2025年4月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45%的关税时,华尔街市场随即出现剧烈反应。标准普尔500指数在短短两天内暴跌逾10%。科技板块遭受的冲击更为严重,纳斯达克指数自年初以来累计跌幅接近20%。
回顾历史上的贸易争端,这样的市场反应并不罕见。2018-19年中美第一轮关税战期间,每一则关于谈判或新关税政策的消息都能引发股市巨幅震荡。追溯更远,1930年颁布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 )堪称最早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当时关税不断攀升,导致全球贸易萎缩,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大萧条。
股市为何会遭受如此重创?原因有多个方面。首先,关税上调直接推高进口商品成本,这显著压缩了依赖国际供应链企业的利润空间。汽车制造商或电子产品品牌不得不为零部件支付更高费用,这些额外成本要么侵蚀企业利润,要么转嫁给终端消费者。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将对企业盈利造成负面影响,而盈利正是决定股票估值的核心因素。
此外还有市场恐慌因素。贸易战给经济前景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投资者普遍担忧可能出现更多关税措施,以及其他国家的报复性举措。这种不可预测性导致企业推迟投资和招聘计划,消费者也可能收紧支出。这种情况通常反映为市场波动性显著上升,而这可以通过VIX(华尔街俗称“恐惧指数”)的走势得到验证,该指数在这类时期往往会大幅攀升。
各国央行有时会试图通过调整利率或注入流动性来缓解市场冲击。但当问题的根源在于政治层面时,货币政策的效果往往十分有限。
你知道吗?2025年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大多数国家的新关税政策暂停执行90天。他表示暂停原因是市场"有点紧张",这是他对当时市场紧张情绪的一种委婉表述。
当关税来袭时,加密货币受到打击,然后反弹
关税政策的实施对加密货币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市场展现出强劲的恢复能力,仅在数天后便重拾升势。
在新一轮关税政策宣布后,比特币(BTC)价格经历了回调,跌至约76,000美元水平。以太坊(ETH)等主流加密货币同样遭遇下跌,导致整体市场估值在短短数天内蒸发约2000亿美元。
这种市场抛售现象实属常见。当全球经济面临重大不确定性时(例如贸易摩擦升级),投资者往往会采取防御性投资策略。具体表现为从加密货币等波动性较大的资产转向现金或债券等被认为更稳健的投资品种,这是典型的"避险"投资行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加密货币市场的调整并未持续太久。截至四月中旬,比特币已经强势反弹,接近85,000美元的价格水平。以太坊、瑞波币(XRP)等主流加密资产也逐步收复失地。对众多投资者而言,此轮反弹再次证明,尽管加密货币具有较高波动性,但其作为独立于传统金融体系之外的避险工具价值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纵观2018-19年期间,在早期贸易摩擦加剧时,比特币就展现出类似的市场表现:短期回调后迅速企稳回升。而在2025年初,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新关税政策同样引发了市场调整,但很快就出现反转。
相比之下,传统股票市场的恢复进程则相对缓慢。截至四月,标普500指数在2025年累计下跌近9%,纳斯达克指数跌幅更是超过13%。虽然美国宣布暂停部分关税措施90天后带来短暂反弹,但整体市场情绪仍显疲软。
贸易战对供应链和消费者意味着什么
2025年贸易摩擦的连锁反应正在逐个行业地冲击全球供应链体系。
从电子设备到汽车制造再到医药产业,全球货物运输成本呈现持续攀升态势。让我们深入分析几个重点行业的具体情况。
贸易摩擦对电子产品和半导体的冲击
电子产品产业首当其冲。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电子产品总值达1460亿美元。若当前关税政策持续实施,企业每年可能需要承担高达1820亿美元的额外成本支出。
这一局势也将波及消费者权益。以科技巨头苹果公司为例。由于手机产品未获永久性关税豁免,iPhone 16 Pro Max的零售价格可能从1199美元飙升至1800美元以上。加之笔记本电脑、芯片和智能设备未来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整个行业笼罩在焦虑氛围中。
贸易摩擦对汽车行业的冲击
汽车制造商同样面临严峻挑战。美国已将中国生产车辆的关税税率从25%提升至超过100%。影响范围不仅限于整车——电池、芯片等中国供应的零部件同样受到波及。
对电动汽车制造商而言,情况更为棘手。中国的电池组件是众多美国和欧洲电动汽车品牌的关键供应来源。随着供应链陷入繁琐程序和成本攀升的困境,部分汽车制造商不得不暂停生产或寻求替代供应商。
贸易摩擦对制药业的冲击
医疗保健体系同样未能幸免。美国在关键医疗物资和药物原料方面高度依赖中国市场。新增关税导致价格上涨,加剧了现有的供应短缺问题。
行业专家对可能出现的重大市场扰动发出警示。从常用药物到医疗设备,价格普遍面临上涨压力。在当前医疗保健体系已承受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即便是微小的供应瓶颈也可能在未来引发连锁反应。
你知道吗?欧洲市场已经显现溢出效应。面对美国关税壁垒,中国出口商正将目标市场转向欧洲,这一趋势在科技和消费品领域尤为明显。